风筝不断线
编者按:本文为2006年浙江省高考作文。(59分)
浙江地区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人的一生就像放风筝,即使总是飘飘荡荡,也会有停留的一刻。
——题记
人生是忙碌交织的,需要让心灵翱于天空,接受和风细雨的洗礼;需要心灵驰骋于大漠,接受黄沙漫天的洗礼;需要让心灵游弋于海洋,接受雪白浪花的洗礼……
一切只因生有所息!
其实,人生永远不会有永远,所有的人和事都有终结,什么也敌不过时间,包括一切。
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忙碌不止,还要学会“生有所息”,只有这样飞翔在我们天空上的风筝才不会因为拉得太紧而断了线。
许多有建树的人都不就是这样子的吗?
孔子在他的人生中静观世事之变,最终才功成名就,名垂千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更是在他的生命中做出了休养生息,最终“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不再是神话……
成功的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呢?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不要妄想,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静静地汲取养分;
如果你是一滴水珠,就不要渴望一夜之间汇入苍茫大海,在奔流的路上需要停下脚步积蓄力量;
如果你是一条小鱼,就不要奢求一跃成龙,在奋斗的旅途中需要学会慢慢地等待时机……
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但人一定要生有所息!
不要让岁月的流逝使你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不要让时间的无情让你变得冷漠不已,在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里学会做一个懂得“生有所息”的人吧!
只有这样,鲜花才会开满你人生的旅途,阳光才会普照你所有的日子;
只有这样,一切开始才有美好的结局,一切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将不是梦,一切才皆有可能。
……
人生的风筝会遇上风刀雪剑的冲击,人生的风筝会受到强风暴的侵袭,人生的风筝会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那么只有懂得“生有所息”的人才能让他的那只风筝永远飘荡在空旷美丽的天空,永远和着细雨,永远伴着春风,永远永远不断线……
点评:这是一篇诗歌一样的散文。粗看好象显得较为凌乱缺乏条理,但是,仔细推敲就不难发现其独运的匠心。
飘飘荡荡的风筝是一个意象,它指的就是人生。人生要面临各种选择,要面对各种竞争,要不断地确定和调整各种目标,就要像风筝不断线。众所周知,断了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拉得太紧的线是要断裂的。作者为了说明这个中心,首先用了孔子的静观和勾践的休生养息二个事例,接着笔锋一转,“先人尚且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呢?”作为过渡,然后各用了一组假设排比和条件排比形象地强化了风筝不断线的重要性。结尾用了风筝、天空、细雨、春风等意象组织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