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阅读训练

不能吃的蛋糕阅读训练解题指导

[移动版] 作者:佚名

不能吃的蛋糕

本文配合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使用。/Article/ji/11820.html

许多父母感到很难向他们的孩子解释为什么有些电影和杂志不适合他们看。有一位父亲想出了一个解释的办法。

这位父亲仔细倾听孩子们想看某部限制级电影的种种理由:影片中有他们喜爱的演员;别人都在观看;它被列为限制级仅仅是因为它隐含色情内容,但这些内容从未直接在影片中出现过;它的语言相当优美。几位少年并不否认,影片中有一个建筑和一群人被炸飞的镜头,但他们认为这样的暴力元素很正常,无可厚非。再说影片的特技效果非常精彩,故事情节也十分紧张刺激。

听完了这些理由,父亲还是说:“不行!”

那天晚上,父亲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品尝他烘烤的果仁巧克力蛋糕。他解释说,他选用了全家人最喜欢的配方,而且添加了一些“新花样”。孩子们问他是什么花样,父亲平静地回答说:“在蛋糕里加了狗粪。”

但是父亲又马上向孩子们保证只加了一点点,其他所有成分都堪称食中精品,而且他花了很多心血来烘烤果仁巧克力蛋糕,温度和时间都把握得恰到好处。他相信这些蛋糕口味绝对一流。

虽然父亲暗示果仁巧克力蛋糕的品质几近完美,但是这几个少年表示坚决不品尝。

父亲故作惊讶。他向孩子们保证,他们尝不到狗粪的味道。但孩子们仍然无动于衷。

于是父亲告诉孩子们,他们想看的电影就如同这个果仁巧克力蛋糕。我们的思想往往会诱使我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事实上,哪怕是一点点狗粪都能将美味佳肴变成令人作呕、全然不能接受的东西。父亲继续解释道,虽然电影行业让我们相信今天大多数电影老少皆宜,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现在每当孩子们想要做他们不该做的事情时,父亲就会问他们是否想要吃他特制的果仁巧克力蛋糕,他们也就不再提起了。

(选自《环球时报》2006年4月)

题1.文中孩子们列举了想看某部限制级电影的种种理由,请说出其中的四点。(4分)

这是一道较典型的信息提取题,文章第二段中已清楚地出现了“种种理由”的关键字眼,在陈述理由是更以分号将各条理由分隔开来,考生只需将各条理由缩写后抄写下来即可:(1)有他们喜爱的演员;(2)别人都在看;(3)隐含的色情内容从未在影片中直接出现;(4)语言优美;(5)特技效果精彩;(6)故事情节紧张刺激。按照题目要求,考生只要从以上六条中选取四条作答即可。

题2.文中的父亲烘烤了一个加了一些“新花样”的蛋糕,其用意是什么?(3分)

这道题需要考生对相关信息作筛选之后再加以整合。父亲烘烤一个加了一些“新花样”的蛋糕,阅读过程中很容易明白“新花样”即在蛋糕里加入了微量的狗粪。为什么要这么做?在阅读完文章之后,我们很容易在后文(倒数第二段)找到“父亲告诉孩子们”的字眼,继续看下去,我们更能找到“我们的思想往往会诱使我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的句子,但不少同学往往是在找到了这样的句子之后便感觉OK了,而实际上,如果我们通过再次审读文章便发现,文章开篇第一句话也应为我们答题的重要信息,只有将它也整合在一起,才能使答案更趋准确。因此,在筛选相关信息之后,我们可对答案作如下整合:说明人民的思想往往会诱使人们相信一点点邪恶无关紧要;(通过形象生动的实例)解释有些电影和杂志不适合孩子们看的原因。

题3.面对着品质完美、口味一流的蛋糕,孩子们是怎样的反应?(2分)

这是一道较简易的信息提取题,文章倒数三四两个精短的段落,层次极分明地反映了孩子们在父亲的百般解释之下仍未吃蛋糕的情形,提取信息之后我们发现,就“孩子们的反应”来说,两个段落分别以“坚决不品尝”和“无动于衷”为关键词,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个关键语不能加以合并,于是,我们可将答案归纳为:孩子们的反应是“坚决不品尝”和“无动于衷”。

 

查看更多蛋糕 解题 记叙文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