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散文阅读训练

冯骥才《珍珠鸟》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三则)

[移动版] 作者:

 冯骥才《珍珠鸟》初中散文阅读题及答案(三则)

(一)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大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他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⑤中“这样”一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先前“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了”。选段中小鸟对大鸟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3.段⑤中“淘气”一词在文中要表达什么意思?“再三”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4.段⑦中“感受”一词指代什么内容?

 

5.最后一行文字有什么作用?

 

6.段⑥这一段文字,犹如一幅画。请用一个词为这幅“画”加个标题,点出这幅“画”的含义。

 

 

(二)21.“我”做了哪些事使珍珠鸟与“我”“一点点熟悉了”?(4分)

 

22.画线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3.文中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胆子大了的“小家伙”“落在我的书桌上”的动作。请依次写下来(重复的不必写),并说说作者这样写,表现出珍珠鸟怎样的特点?(4分)

 

24.从全文看,开头的“真好!”实际上是针对什么说的?(2分)

(三).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本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3.作者是如何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形象的?

4.“我”为小鸟做了哪些事?

 

参考答案:

(一).1.蹦到杯子上……玻璃瞅我。 2.大鸟再三叫唤,小鸟才回笼里。这种变化说明了小鸟逐渐对“我”产生了信赖和留恋。 3.“淘气”一词写出了珍珠鸟顽皮的特点。“再三”一词不能删,因为它显示了珍珠鸟对“我”的信赖程度。 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揭示全文主题。 6.信赖。…点此查看完整答案(答案第3页)…(三).1.对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2.在情节上构成对比,突出“我”对珍珠鸟的关爱。或为下文写“我”关爱珍珠鸟作铺垫,有力地突出了中心思想。 3.作者赋予无知的小鸟以灵性,将珍珠鸟描摹得娇憨可嘉。 4.精心为它加工,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决不因为所谓的喜爱而轻易打扰小鸟的生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