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202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B卷)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1-5题。(22分)
自然的安慰
钱红莉
①距家两三公里处,有一片菜地。每隔几日,我总喜欢去逛逛,回来时仿佛沾了一身的灵气。一日再去,菜地竟被碾平,变成千篇一律的草圃,失落得很。
②那片郊区的菜地,作为农业文明的微缩景观,似乎保全了几欲失传的二十四节气,一年年地,一日日地加深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春初新韭,秋末晚菘”,这八个字里,不仅有美味,还有农时,以及四季流转。
③十余年来,这菜地日渐变成我生活的根基,我的思绪唯有依靠它们,才能开出一点点花来。土地,森林,花朵,飞鸟,山岚,河流……正是滋养人们灵气的源泉。
④从事书写这门手艺,几同于挖井,徒手开掘,缓慢笨拙,仿佛农业文明的一点点深耕。累了,自然想起那片菜地。对于一个逐渐失根的人,它是一种寄托。
⑤今年夏天持续高温,直接覆盖掉立秋、处暑、白露、秋分,从37度的酷夏一夜过渡至深秋。辛丑年秋天,总归不像个秋天!没有往年身着长袖衬衫的舒缓漫长,令一个在农业文明里生长的躯体颇感不适。
⑥近日,一切又都回来了,平凡的日子被寒露、霜降稳稳接住。这样熟悉的持续感,让印刻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又一次重回秋寒,总归错不了。这长久地赋予人精神上的季节性安稳,让人的内心踏实,始终有一种恒定的东西存在。
⑦霜降前后的农历九月,应是农人们起山芋、点油菜的时节。你看,最早厘清人与天地关系的,并非哲学家,而是农民。应时而种,应节而收,正是在践行某种哲学思想。
⑧早前,我家附近这片菜地,同样精准地遵循着农时。往年这时日,山芋禾子被锄头扒拉到地角,扭了一只几米长的麻花,在秋风里滚着滚着,渐黄、渐枯……
⑨夜读白谦慎《傅山的世界》。看到傅山有一张册页:一株枯老的瘦桃,被拦腰折断,伤口处支棱着仿佛有痛,旁枝竟然有花。我曾在一座古寺也见过一株半枯半新的老桃,一根树桩,分开两枝,一枝彻底枯了,另一枝上,新叶渐生粉花,热闹与枯寂同在,滋味殊异,唯独不见苦相。伫立良久,那种视觉上的强烈刺激,让人说不出什么好来,却一直难忘。直至夜观傅山册页。
⑩秋风中的山芋禾子,亦如是,丑拙枯老,却又与人亲,与人近。
⑪深秋后的土地,被泼上水,撒了菜籽,盖上枯草。过几日,凭空钻出无数乳白的芽,青菜的,芫荽的,菠菜的……露台上的花盆也清理出来种蒜,不出三五日,蒜瓣尖也会抽出嫩芽来。老梅树旁的拉秧草被拔去了,叶丛中花苞点点。年年如此。世间,还有什么比植物更守信的?再无。这无端地让人心安,仿佛有了恒久的依靠。
⑫小区遍植鹅掌楸,树冠下层的叶片渐黄,但并非失水的枯黄,而是富于生命力的黄,黄得蓬勃。绿化带转角处,总有雁来红,群群簇簇,相拥相依,风一日日地寒了,它们红得如此热烈,用整个生命在红。还有葱兰,绿叶丛中冒出点点的白,白得从不辜负人。年轻时,认为鸡冠花粗拙老丑,如今透过中年的眼,反觉此花最具品质,倔强,顽强,凌寒不惧,纵然被嫌弃,照样有底气开花,多日不绝,犹如高山坠石的气魄,挺好,不容易。
⑬人心的孤独,一年年被这些植物安慰着。久而久之,更加剧了精神上的依赖。
⑭闲来散步,整个小区都笼在似有若无的桂花香里,有“不来常思君”的迂回曲折。正巧,朋友送来一枝桂花,剪了插瓶。深夜,香气渐拢,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
(选自《湖南文学》2022年第1期,有删改)
【梳理主要内容】
1.作者在全文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参照示例,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4分)
【理解关键语句】
2.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画横线句子的含义。(4分)
你看,最早厘清人与天地关系的,并非哲学家,而是农民。
【赏析表达效果】
3.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⑭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深夜,香气渐拢,是暖香了,似凌寒中划亮一支火柴。
【探究引入段落】
4.选文写菜地作物生长时,在第⑨段引入傅山册页中的瘦桃、古寺老桃的内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5分)
【关联现实生活】
5.参照示例,根据生活经验再补写两例,表达植物给予你的启迪或安慰。(4分)
鹅掌楸,用蓬勃的黄诉说生命的精彩;葱兰,用纯洁的白昭示从不辜负人的节操;鸡冠花,用多日不绝的花期表达自我的倔强与顽强; ; 。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①让人的思绪有了依靠,灵气得到滋养②让人感到恒久的依靠,心安
2.这句话的含义是农民通过长期的农耕实践,按照季节变化进行播种、收获等活动,自然而然地理解并处理着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这种对天地规律的把握和顺应比哲学家通过思考和理论阐述更为直接和真切。农民以其朴素的方式与天地和谐相处,体现了他们在实践中所积累的智慧。
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深夜聚拢的桂花香气比作凌寒中划亮的一支火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在寒冷夜晚给人带来的温暖、明亮的感觉,突出了桂花香气的独特和令人慰藉的力量。
【本份资源完整答案收录到《2024年中考散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中(第十份)】
【本文Doc文档请点此下载(第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