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高一语文阅读试题

《铁元素有新用途》高一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铁元素有新用途》高一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海洋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1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性的依据是

A、20世纪20年代即已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并已在某些海域试验成功。

C、南极海域在地球海洋中最为“缺铁”。

D、硫酸铁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增加30多倍。

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它们的相互作用保持了空气含量的平衡。

B、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将出现负增长。

C、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效果将更显著。

D、不同海域生成与吸收温室气体的情况不同,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吸收温室气体,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3对铁元素的新用途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微生物的生长。

B、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南极海洋,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

C、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D、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南极海洋,提高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参考答案:

1.B (从本文来看,既包括理论上的认定也包括实践上的成功,B项根据全面;A项只涉及理论依据;C项只摆出客观情况;D项只谈了硫酸铁某一方面的功用。)…点此进入高中说明文阅读训练参考答案100则查看完整参考答案(本文答案在第10页)…3.D (铁元素的直接作用是促进海洋微生物增长,使用铁元素的根本目的在于减缓全球变暖速度,而这种根本目的只有用于南极海域才有可能实现,D项全面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