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高一语文阅读试题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名句出处及全词赏析

[移动版] 作者:程泳淋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名句出处及全词赏析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宋代名将辛弃疾的作品《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本篇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与监察并兼管农桑)时所写。

当时作者路过皂口,触景生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当年逃难人民的血泪,想到沦陷的中原,禁不住产生了江山易主却无法收复的悲痛。

这首词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屈辱求和这一错误政策的不满,抒写了他关心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原文如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本词涉及相关背景:在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的时候,由于南宋小朝廷腐败无能,准备不足,金兵趁机大举南侵,如入无人之境。

当时金兵兵分两路,一路下建康,陷临安,猛追高宗,直捣福建。另一路从湖北进军江西,紧追隆佑太后,隆佑由南昌仓猝南逃,直到赣州才得到喘息机会。

统治者逃跑了,赣西一带却由于遭受金兵的侵扰,人民的损失极其惨重。本文作者由郁孤台下的江水联想到的就是这时逃难人民的血泪。

本词内容浅析:

这首词大处着眼,小处落墨,善于通过具体景物烘托复杂的内心感受。暗示复杂的斗争形势,形象鲜明,语言简洁,含义深刻,耐人咀嚼。

上片从江水落笔写怀旧之情。

作者着眼于四十年前金兵侵扰江西时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并由此而联想到沦陷的中原地区长期未能收复,曲折地揭示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心情。

查看更多词语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