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看牵牛织女星》鄂教版八下课内阅读训练二则附答案
(一)
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千米,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的。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千米,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千米,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1. 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 根据加横线句的提示,给“光年”下定义。
3. 文段最后一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
(二)
什么叫做光年呢?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表示光一年所走路程的长短。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这种用时间来表示距离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时常用到。比如从成都到重庆,有450公里,我们步行的话,每天走60公里,因此说从成都到重庆有七天半的路程。
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上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这样一比较,就会使我们惊异得叫起来:“真了不得!有这样远!”可是这个话给天文学家听见了,一定要笑我们少见多怪。他们会告诉我们,距离太阳几万光年的星不计其数,而10光年以内的星却只有十多个。天文学家还告诉我们一件奇怪的事,说恒星并不是真的不动,织女星以每秒钟14公里的速度移近太阳,牵牛星也在移动,每秒钟接近太阳33公里,这速度和地球的公转速度——每秒钟29公里——差不多。可是天空是如此广阔,因而我们观察不出来。依牵牛星的速度来说,也得9000年才比现在离太阳近一光年。那么在16个9000年之后,它不是要和太阳相撞了吗?这我们用不着担心,一则因为它并不是正对着太阳在移动,二则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说不定在多少年后,它又离我们渐渐地远了。
1.第1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选择题。
(1)第2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B.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分类别
C.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 D.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
(2)第2段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
A.语意的递进 B.话题的转换 C.声音的延长 D.解释说明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
A.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时间的单位。( )
B.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因此,这两颗星永远没有相遇的机会。( )
C.牵牛星不会和太阳相撞,一是因为它不正对太阳移动,二是因为它移动的方向渐渐在改变。( )
D.一颗早在2000年前罗马时代崩毁的星,在地球上几年前才能见到。是因为罗马时代还没有发明天文望远镜。( )
4.想一想:这两段文字有什么内在的逻辑关系?
5. 文章介绍的是天文知识,开头却从杜牧的《秋夕》诗和中西方有关传说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1. 说明了什么是光年。2. 天文学上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叫光年。
查看完整【鄂教版八下课内阅读训练答案集】
4.先介绍天文学上的距离概念,然后再讲银河系中恒星之间相距离很远。第一段给知识,便于第二段内容的理解。
5.本文作者引用这首诗开头主要是引出牵牛织女星,照应文题,同时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学性、趣味性、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