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说兔
①“虎去神州添活力,兔奔华夏送春来”,农历辛卯兔年的到来,更加引起了人们对兔子的广泛关注。
②其实,兔子的美好形象早已走入了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玉兔在桂花树下抱杵捣药,降福人间。自此“玉兔“常被喻为明月”,如“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成语源自《孙子 九地》,《三国演义》中关羽胯下坐骑也“号曰‘赤兔’”,日行千里。
③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这首儿歌广为传唱,更多的是因为人们对兔子乖巧可爱的外形和机灵敏捷的秉性的喜爱。
④奇特的大耳朵可以说是兔子的标志性特征。凭借这对大耳朵,周围哪怕是很轻微的声音,它也能捕捉到。它的耳朵还可以向着它感兴趣的方向灵活转动。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或者发现一个没有见过的物体时,它就会警惕地竖起并转动双耳来仔细探听动静。相反,如果它认为是处在安全的环境中时,耳朵就会向下垂。“三瓣嘴”是兔子的另一个典型特征,它的上唇从正中裂开成两片,便于把地面上的草搂进嘴里。
⑤兔子前肢较短,后肢较长;四肢强劲,肌腱发达,适于跳跃、奔跑。兔子平时跳跃缓慢,但受惊时常一跃而起,飞速奔跑。雪兔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野生动物之一,奔跑时犹如离弦之箭,速度可达50千米 小时,顷刻间它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⑥此外,兔子还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特性:
⑦有句俗语:“__(A) ”,虽然兔子是典型的食草动物,但窝边草它却不吃。窝边草是用来藏身的,吃了,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眼里自取灭亡?可见,保护好生存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啊。
⑧成语“____(B) ”,讲的则是兔子具有忧患意识。杜甫诗曰“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兔子刨土打洞,洞穴不只一个,它为自己准备好多个藏身之处,以躲避灾祸,可谓未雨而绸缪。
⑨兔子眼睛很大,长在头的两侧,视野开阔。但两眼间距太大,往往要靠左右转动头部才能看清物体。快速奔跑时,如来不及转动头部,就有可能撞到前面的障碍物。怪不得我国古代宋国的那个农夫有放弃耕田、“___(C) ”的侥幸心理呢。这样看来,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
⑩在民间,兔子还被转换成有形的文化,出现了以兔形为主体的剪纸、刺绣、彩绘、泥塑等艺术形式,其多子多福、健康长寿、祛病驱邪、祈佑平安的文化内涵已经深入人心。
【阅读试题】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兔”的。
2、文章第④段,“凭借这对大耳朵,周围哪怕是很轻微的声音,它也能捕捉到”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捕捉”而不用“听”?请说说你的理解。
3、文章第5段画线句子用了举例子、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明表达作用。
4、阅读文章6—9段,根据下面的要求,将(A)(B)(C)三处的答案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
(A)处应填写的俗语是:______________
(B)处应填写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C)处应填写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
5、趣味析字。
汉字“兔”,是由小兔子长耳短尾象形而来,那一“点”就是兔子的短尾巴。由“兔”字派生出的汉字也很有趣,例如:“冤”字,似兔在网内,不能走;意为屈,冤屈。
请参考解析“冤”字的方法,从形、意两方面解析“逸”字。
“逸”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兔子的形象、兔子乖巧可爱的外形和机灵敏捷的秉性、兔子还有很多值得人类思考的特性、民间文化中的兔子。
2、“听”是听见、听到,而“捕捉”是捕获、察觉到的意思,哪怕是很轻微的声音也能被兔子敏锐地察觉,“捕捉”比“听”能更准确地说明兔…【请点此查看完整答案】(本份答案是答案集中No.12)
本站Vip会员登录后还可点此可直接下中考说明文阅读训练19则doc文档及完整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