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高中语文阅读训练 > 现代文阅读 > 高三语文阅读试题

《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等关系问题》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等关系问题》高三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等关系问题,是包括教育在内的我国社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老问题,对这些问题纵然已有了基本共识,但在“新课改理念”中并没有引起重视,或者说认识不够清楚。“新课改理念”倡导者不承认自己反传统文化的事实,并对做出了种种解释。但是,从其对“传统”的片面理解来看,反传统文化的技术主义倾向是十分明显的。

针对有的专家批评他们“不讲继承,与传统一刀两断”的问题,“新课改理念”倡导者罗列了人们熟悉的我国古代思想家的一些教育主张,诸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而时习”等等,认为在“新课程”中这些古代思想家的思想“都被继承下来”。依据“新课改”专家的观点来看,“传统”只是古代,不包括近代、现代和当代;传统只是思想,不包括政策、体制、课程和方法。如此诠释“传统”概念,并用此来为新课程改革不失“传统”作辩护,未免简单化了。

通常讲教育有“民族性”、“文化性”,但是对于民族之根、文化之源,对它们的价值,对它们制约教育改革和教育教学活动内在机制认识不够,由此也就形成了对待教育民族性、文化性的一些含糊、浅薄的态度。不是把尊重教育的民族传统和教育的文化性看成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固有的要求,不是把民族性和文化性看成教育的“基因”,就必然会把它看成是可有可无的,看成是可以间断的,在教育改革中就可以与传统教育一刀两断,从外搬来“材料”进行重建;如果讲“传统文化”,那也是找点祖宗的东西,做一些点缀,照顾一下民族情绪而已。

“新课改”专家把“传统”理解为古代的东西,理解为“先贤哲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仅限于古代,并且仅限于古代的思想,这有偷换概念之嫌,其实学术界所批评的重点不在这里。新课程改革之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尽管教育实际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个基础不能丢,不能“重起炉灶,另搞一套”。因为既有的改革发展成果是经过几代人不断积累发展起来的,是立足于中国这个“天地系统”、人文环境,不断内生自发,同时也不断吸收外域的优秀成分,经历了多次反复,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形成的。它是过去的积淀,现实的选择,有着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存在的必然性,同时,也是进一步改革发展的基础和联结。说“新课改”的一些主张“不讲继承,与传统一刀两断”,主要不是说它没有继承古代传统的问题,而是批评它在课程改革中无视科学发展观、无视已有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基础的主张和做法。

“新课改”专家认为自己是“在我们传诵祖先们真知灼见的同时,也能听到来自异域同样的 ‘声音’”,似乎新课程改革就是“古代思想”加上“异域的‘声音’”,不谈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形成的教育教学传统。这种做法试图“抹了桌子另上菜”,用一种技术生产的方式,用外来观念,重新铸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是一种技术主义反传统思维方式。至于要不要借鉴国外,这是不成争议的。在今天的开放社会里,没有人反对借鉴国外的好经验、理论和实践模式,被“新课改”专家极力贬低的我国“传统教学”不也借鉴了国外的大量成分吗?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借鉴什么、如何借鉴,在于要不要立足于国情借鉴、要不要依据、适应或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借鉴。

12、下列关于现行的“新课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行的新课改继承了古代传统思想,诸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而时习”等等。

B、新课改的专家们由于对教育的民族性和文化性认识不够,因此没有把它们看成是教育的“基因”。

C、新课改的专家们对传统教育采取了回避的态度,试图重新铸造一种全新的教育。

D、现行的新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古代思想”加上“异域的‘声音’”, 是一种技术主义反传统思维方式。

1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新课改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等的关系问题。

B、传统教学是经历了多次反复,不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形成的。它是过去的积淀,现实的选择,它比现行的新课改理念更科学。

C、新课改的专家们也认为要继承传统,并且也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

D、作者认为新课改必须立足于传统教学,并以之为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新课改很难走向成功。

14、根据文章,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解决“新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4分)

参考答案:

12.【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原文为“不谈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和形成的教育教学传统”。而不是不谈传统教育。概念扩大了。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3.【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它比现行的新课改理念更科学。原文中没有体现。属无中生有。

【思路点拨】解答时要注意:①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

14.【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在继承传统方面:要正确全面认识传统,不能仅局限于继承古代思想,还要继承近代、现代和当代先进思想以及正确的政策、体制、课程和方法。②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上:不能一刀两断,而应以此为基础,继承和发扬。③在借鉴国外经验上:不是简单地挪用,而应立足于国情,结合自己的实际,有选择,有方法的吸收。(任答两点3分,三点得4分。

解析:本文是从三个方面在继承传统方面即:在继承传统方面,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上,去论述,在借鉴国外经验上去论述“新课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筛选概括出来即可。

【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往往围绕某一新知识、新理论展开,因此文中出现贯穿全篇的重要概念(词语)也就顺理成章了。通读全文后,要对该词语(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