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在农业社会,风调雨顺非常重要。诸葛亮预测到三天内有大雾,玩了一把“草船借箭”的演义,说明早在三国时期的古人就能准确预知天气。
C.在电报发明之后,把不同地方观测到的天气情况,以最快的时间汇聚到一起,才能做出有参考价值的天气预报。
D.理论的论证和实践层面的证据,都证明全球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对整个地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全球变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球变暖的种种征兆预示冬天不会再那么冷了,春天来得也会更早,春天的过程也会更短,高温干旱和强降雨等极端天气也会越来越多。
B.人能感知某一时期的气象、天气是确凿无疑的,民间流传的类似“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就是明证。
C.天气预报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果拿破仑和忽必烈生活的时代有天气预报,他们就可能作更充足的战争准备。
D.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全球工业化作用于整个地球而产生的影响——全球变暖也将了解得越来越深刻和全面。
参考答案:
1.A (此选项答非所问,意在说明“在历史上,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恒温的”。)
2.D (A原文只是说“某种程度上,关汉卿老人家是写实呢”。B文章中紧跟着就强调“放眼世界,尽管人们一直在探索,各国仍无法发展出准确的天气预报”。C原文是“才有可能做出有参考价值的预报”,变或然为必然。)
3.A (原文中所指为“人们似乎可以寻找到全球变暖的种种征兆”,但征兆并不预示气候变化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