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燕子和蛇
梁晓声
从前,有一个住在农村的人。他家堂屋的粱上,燕子筑巢久矣。燕子们秋去春来,每年必有小燕孵出。届时老燕双飞,雏燕呢喃,情趣盎然。在农村,被视为宅基稳固的象征。他家粮仓里,又有一条蛇,一条无毒的蛇。蛇也是他家的老房客了。毒蛇一般不入人家,活动于野外。无毒之蛇既入,大抵直去粮仓捕鼠。农村人习以为常,并不大惊小怪。由于蛇的光临避免了粮仓内鼠患成灾,反而对蛇不无敬意,视为“圣虫 ”。倘人取粮时见着了,轻轻拨开而已。老人们还每每口中念念有词,说些“圣虫打扰了”之类的话,表达善待的态度。粮仓里有蛇,证明有鼠;有鼠,证明着囤内不空,是家境中兴的象征。故农村有这样的对子:
粱正栖燕子
仓满卧圣虫
一天,主人坐在堂屋内悠闲饮茶,见老房客蛇从粮仓内蜿蜒而出,至门口,缓缓盘起晒太阳。那时刻雄雌双燕,往返掠飞,忙着衔回食物,哺育雏燕。
这人忽然心生忧虑,他想,若有一天,蛇爬上梁去,吞吃了小燕们怎么办呢?那结果可想而知。一对老燕将一去不返啊!那结果是他不能接受的。要避免这一结果的发生,似乎只有采取一种超前措施,就是从家中赶走蛇。可他又不愿那么办。因为蛇和燕一样也是老房客,事不能做得那么绝情。不仅不愿,也有点儿不敢。农村人对蛇总有几分迷信的看法。他怕那么一来冒犯了蛇,蛇会对他的家实行报复。何况,相比于燕子,蛇多年以来捕鼠的功劳是明摆着的。相比于猫,蛇更是粮仓当之无愧的守护神。因为猫并不喜欢白天夜里一直都呆在粮仓却只偶尔离开粮仓晒晒太阳,最经常的时候是盘卧在粮食上。但蛇若真的加害于燕子呢?多可爱的燕子啊!它们的存在,意味着诗情画意的存在,意味着浪漫的存在。他想到了,却没有采取丝毫有效的措施,倘燕子果遭蛇害,他又怎么对得起燕子呢?让燕子自己去防范,那不等于坐视不救吗!
于是这人苦恼了,整夜整夜地因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而失眠……
某次朋友请客吃饭,讲了以上的片断,却又不要求大家当时替那人想出好法子,说下次聚时再洗耳恭听。
半月后众人第二次相聚,留下过“思考作业”的朋友旧话重提。
一人说:“得了得了,什么蛇啊燕啊的,早忘脑后了!谁有闲功夫费那份脑筋!”
版权拥有者只是默默笑,目光望向别人。
被望的人说:“我也早忘脑后去了!依我现在的想法根本没有什么两全的法子。我是要为燕子驱逐蛇的。我最讨厌蛇,不管它是不是圣虫。该冒犯的时候就得冒犯一下!”
版权拥有者仍默默笑,望向第三人。
第三人说:“我反其道而行之。我是现实主义者。燕子对人家有什么实际用处?大小齐叫时耳根还不清净。还会梁上地下,到处落下燕屎来。民以食为天,蛇既是粮仓的守护神,我为燕子驱逐了蛇岂不是犯不着嘛!”
第四人说:“是犯不着。但我不对燕子和蛇作出具体评论。那也同样犯不着。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得罪燕子也不得罪蛇,至于蛇会不会加害于燕子那是他们之间的事,与我有什么相干?我的烦恼多着哪,才不管它们的事!”
这时姗姗来迟了第五个人,于是服务员上菜,众人便都海阔天空了。
这第五人听了一会儿,问:“为何不谈上次的话题?”
又一人道:“那也配算正经话题!”
姗姗来迟者认真地说:“上次不是一再嘱咐,这次大家都提供一个两全的法子么?我可是认认真真有备而来的,我苦思冥想了几天呢!我想出的第一办法是——以铁刺缠梁绕柱,那样蛇就不能攀爬了。但又一考虑,不美观。实际上也意味着冒犯了蛇。于是苦思冥想出第二方案——以胶漆掺点烟油,稠刷梁柱四五遍,使之极光滑,蛇定不能上,又烟油气味,乃蛇所嫌。人又不能整天抱着柱子,并不妨碍人的正常呼吸……”
言尚未了,众人皆大笑粲然,纷纷指曰:好一个认真的呆子!不过闲嘴饶舌的话题,也值得如此煞费苦心的吗?那农夫,本已是庸人自扰。①你的认真,便显智慧,又何尝不是无聊的智慧!……
众人笑罢,版权拥有者说:“话题,确乎是一个闲嘴饶舌的话题。但正是这么一个话题,区别着人的种类。就中国的当下而言,认真之人,比之持极现实人生哲学之人,比之持圆滑人生哲学的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认真是需要文化培养的。中国文化,自古培养‘难得糊涂’,自古培养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古培养暧昧的处世之道,曰中庸。我不过试图以这个话题,考验我等人中,有无认真者。须知,我当了国外大公司驻北京办事机构的全权代表,正是我的洋老板,用那么一个话题将我从数人中考出来的。我曾电话里一再提醒诸位,今天我再次诸位吃饭,就是要洗耳恭听诸位高见。幸而有一人对我的认真也认真。否则,我白请大家吃这一顿了,也会因大家对我的认真都不认真而大失所望啊!”
众人默然。
第一次我在场,②第二次我根本没有去。听了“传达”之后,思而省而笔录之……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2、15
1、“梁正栖燕子,仓满卧圣虫”中象征着农村中宅基稳固和家境中兴,吸引燕子和蛇来居住的两个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2分)
2、阅读小说,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第一段文字可视作小说的背景介绍,这一介绍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前面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叙述“一位农村人的烦恼”是不是有些喧宾夺主,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理解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回答问题。(5分)
(1)画线的第①句“你的认真,便显智慧,又何尝不是无聊的智慧!”中“何尝不是无聊的智慧”怎样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第②句中“第二次我根本没有去”表明我是一种什么态度?(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而省而笔录之”“我”“省”到了什么?(2分)
_
4、从文中的对联“梁正栖燕子,仓满卧圣虫”可以看出对联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下面请你试着完成下面两副对联。(2分)
(1) 燕子来栖屋梁正, (2) 时时认认真真办事;
。 。
5、选出对该篇小说的判断错误的三项( )(3分)
A、文章末尾写道:“第一次我在场,第二次我根本没去。听了‘传达’之后,思而省而笔录之”表明本文作者叙述的是朋友间聚会时讨论的一个真实故事。
B、这篇小说主要是揭示一个怎样保护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问题。
C、文中写前四个吃客对燕子和蛇的态度是:犯不着上、与我无干、庸人自扰。
D、“版权拥有者的最后发言点明文章的主旨:每个人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要有认真的态度。
E、“第五人”认真地想了两套方案,解决了蛇和燕子的问题,这是一种无聊的智慧。
参考答案:
1、“正”、“满”(每空1分)
2、(1)这一背景对后面的情节起了铺…查看初中小说精品阅读训练答案100则…的态度。(1分)
“我”省到了:我们做事就应该有一种认真的态度。(2分)
4、(1)圣虫进卧粮仓满(足) (2)处处诚诚恳恳待(对)人 只要是相对的词词性相同,意思相关、相近或相反皆可。(2分)
5、A B E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