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语文知识 > 语言运用

2022年江苏中考综合性学习题集

[移动版] 佚名

2022年江苏中考综合性学习题集

1.(2022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台风“马勒卡”于4月8日在关岛偏南方向约9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移动。请仔细观察预报图,写一段文字,简要介绍“马勒卡”未来120小时的路径和强度。介绍强度时不要出现数据。

华语网说明:网页版图片、文字及格式不完整,如果你觉得本份资料不错,请点此按提示下载

2.(2022年常州中考语文试卷)下面是漫画《批评》和《理智》,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3分)

我选择的漫画是《       》,

主题:

3.(2022年常州中考语文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1】

【材料2】景区文物的维修与保护需要大量资金,文旅产业又涉及很多行业,需要相关配套,投资回报周期长,融资相对困难。文旅发展资金主要来自正府,由于财政资金短缺而社会资本参与又少,文旅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材料3】很多文创产品只是旅游纪念品,与文化没有什么关系,也没体现出文化责任。那些产品如果放到外地去卖,人们基本上不会把产品跟它所依赖的深厚文化结合在一起。旅游产品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材料4】在弘扬革命精神的红色旅游、传播传统文化的民俗旅游、体验美丽风光的乡村旅游等项目的开发中,要以中外交流主题年等多种文旅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对外传播,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采自《旅游绿皮书》《光明日报》等)

(1)旅游跟文化融合是旅游发展的大趋势,请依据材料1说明理由。(2分)

(2)探究材料,补写一个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策略。(3分)

策略一:更好地对接公众需求,强化旅游过程中的文创体验。

策略二: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文旅产业的投资力度。

策略三:

(2022年镇江中考语文试卷)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    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    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

七月    立秋、处暑    八月    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

(摘自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材料二】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乌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摘自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材料三】

记者: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形式,被广为夸赞,您认为这对二十四节气的传播有着怎样的意义?

刘晓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巧妙使用了倒数二十四节气,编排得别具匠心,这个环节让全世界一下就注意到中国有二十四节气这样辉煌的时间文化。二十四节气展示的美,是中国时间文化之美。

(摘自2022年3月8日《光明日报》)

4.“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句描述的情景,应该属于_______节气。(填一节气名称)

5.请推断古人创制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原因。

6.在横线上填写词或短语,使句意完整。

在二十四节气中,①_____既是节气,也是中国传统节日。2018年,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设立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式成立,时间定在每年的秋分。“节气”与“节日”的碰撞,更加有利于②_______。

7.(2022年淮安中考语文试卷)你们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请你积极参与下面的活动。(8分)

【研·淮水安澜】①同学们对文化遗产“水上长城——洪泽湖大堤”很感兴趣,在查阅了洪泽湖大堤的资料后,又向不同学科老师请教。请仿照示例,向老师提一个问题。(3分) 小贴士:

洪泽湖大堤,亦称“高家堰”,始建于东汉。大堤北起淮阴区码头镇,南迄洪泽区蒋坝镇。洪泽湖大堤结构规格统一、筑工精细,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洪泽湖大堤既是先民综合治理黄河、淮河、运河水系的工程,又是一处可作为文化研究、旅游发展的历史文物和治水丰碑。    示例:

问地理老师 提问:老师您好!请问洪泽湖大堤修建在现在位置的依据是什么?

问____老师 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地标美食】②下列淮安特色美食入选“江苏百道乡土地标菜”,请从中任选一道,写一则广告语。(不超过20字)

备选:洪泽杂鱼锅贴   金湖蒜泥龙虾  盱眙十三香龙虾  淮安钦工肉圆  涟水鸡糕 准阴码头汤羊肉

选:____________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

【汇·名城风华】③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汇报会上,大家用对联表达对淮安文化的热爱。有同学拟了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下联。

上联:万里漕运通南北  下联 选(____)

备选:A.赞古楚人杰地灵  B.千年淮味传古今

C.淮剧一曲唱四海  D.名著《西游》天下闻

8.(2022年宿迁中考语文试卷)学校举行“我爱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9分)

【材料一】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为了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摘编自伏特《感受劳动课带来的无限魅力》,2022年5月7日)

【材料二】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背,还会种地了。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漫画《如何解开粽子》(见下图)

(1)怎样才能让初中生爱劳动、会劳动,校长想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请你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看法。(写出三条)

(2)周末,文雅、文博一起到文栋家做客。午饭时间快到了:文栋穿上围裙到厨房炒菜。文博好奇地问:“文栋,你家怎么会让你炒菜呢?我爸妈说,我们快毕业了,学习很辛苦,从不让我做家务。”假如你是文栋,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材料三是文雅为“爱劳动·会生活”主题板报画的一幅漫画,请你谈谈从漫画中得到的启示。(3分)

9.(2022年泰州中考语文试题)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学校开展“关注体育盛会,培养家国情怀”系列活动,你班参与其中。

(1)【国家篇·我创作】师生观看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比赛后,老师创作了一首小诗。为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老师请你续写最后一句。(2分)

冰,让水有了棱角

雪,让冰有了形状

运动,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篇·我宣传】泰州市将承办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请你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为这件盛事写一则宣传语。(3分)

(3)【社区篇·我劝导】你班组织“美化社区迎省运”实践活动,晓华积极性不高,他认为到省运赛场做志愿者才有意义,你这样劝说他: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0.(2022年扬州中考语文试题)语言实践活动

“孝”,小篆写作“”,用小孩扶侍老人的形象来表达“孝”的原意。

“百善孝为先”,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推崇孝、实践孝的内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尽心奉养。“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才是完整的孝。“祭之以礼”主要在传统节日进行,清明节、中元节等均以祭祖悼亡为核心,春节、冬至、重阳节也不乏祭祖的内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祭祖悼亡,基于血缘关系,但又不限于血缘关系,而会延展至对族群、国家、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文祖先和历代先贤。清明节对黄帝炎帝、革命烈士的祭祀,端午节对屈原的祭祀等,不仅使个人虽死犹生,还具有激励后人的力量。

活动一:洋洋的爷爷是一名语文老师,年满六十退休。洋洋要赠送爷爷一副对联,你建议他选下面的哪一副?简述理由。

对联1:人活古稀非为易  福在心田实乃安

对联2:诗文馨香漫乡里  桃李天下绽芬芳

选______,理由:

活动二:尽孝道与距离远近有关吗?结合下面两幅漫画的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图1(注:妈妈和小孩各拿一部手机)    图2:爸爸拿着手机)

活动三:班会就“清明祭祖”话题展开讨论。有同学认为这种活动形式繁琐,意义不大。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段话谈谈你的想法。

11.(2022年苏州中考语文试卷)疫情期间,外地医护人员常常凌晨3:00就赶到苏州,为市民做核酸检测。邻居小妹妹画了一幅画送给“大白”。请你根据画面内容为它配上几句话,表达心意。

12.(2022年连云港中考语文试卷)关于全民阅读的一则宣传标语,请你写出下半句(格式对称)。(2分)

倡导全民阅读,___________

13.(2022年南通中考语文试卷)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学校举行主题演讲活动,你准备参加。

(1)你的演讲主题是:

(2)围绕主题给演讲稿写开头(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2分)

(3)为调动现场氛围,你准备在演讲时带领大家唱一首歌。下列两首歌曲你会选择哪一首?请说明理由。(2分)

【甲】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节选自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乙】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我们迎着风雨向前方,万众一心挽起臂膀……

(节选自歌曲《走向复兴》)

14.(2022年盐城中考语文试题)综合性学习。(7分)

班级开展“魅力‘盐’文化”主题活动,你和小妍一起参加。

【探·字中盐】为探究“盐”的本源,小妍查到了篆书的“盐”字(右图),但不太懂。于是去问老师。

老师:“盐”由“卤”而来,“卤”是天然的咸水。你们看“盐”字的结构:左上角是“臣”,应该表示官员在旁监督;右上部是“人”在倒“卤”水;下面的“皿”字,应该是煎煮的器皿。

小妍:哦,我懂了,“盐”字的本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事中盐】在同学们收集到的“盐”文化资料中,一则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一天,朱德在井冈山一个茅草房,看到一个脸色灰白泛黄的老大爷,关心地问老人:“您生病了?”老人断断续续地说:“我几个月没有尝过盐的味道了,连路都走不动了。”回去后,朱德虽然知道部队盐也很紧缺,还是把缴获的食盐分出一部分送给老乡。老人看着红军送来的一包盐再三推辞,战士说:“收下吧,老人家,朱军长说了,我们红军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只要红军有盐吃,就得让老百姓的菜碗也是咸的。”老人含泪收下了。

读了故事,你感慨道:故事中的“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辨·食中盐】小妍说:“战争年代的盐那么珍贵,现在却有人谈‘盐’色变。那我们究竟怎么吃盐才好呢?”于是她在网页论坛上发出求助帖。

看完回帖,你们明白了应该怎样科学控制每天的摄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22年连云港中考语文试卷)“花果山读书节”邀请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连云港籍作家徐则臣回家乡作读书分享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阅读让我们得以突破人生的局限”。

徐则臣认为,阅读应该是突破我们人生的局限,可以见识一个广大的世界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简洁的路径。阅读可以让我们有知识,有情趣,有理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有格调、为人有格局。在不同的年龄,我们需要读不同的书。不同的书可以在这个年龄给我们最充分的营养,它可以提醒我们如何展开自己的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个年龄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

在“推荐一本好书”环节,徐则臣推荐了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

在被提问如何处理忙碌的工作和读书的时间分配时,徐则臣谈到他的一种阅读方式——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戴耳机听书。

请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5.写出画线句子的主干。(1分)

16.结合徐则臣的观点,谈谈为什么说“少年正是读书时”。(3分)

17.你刚好在读《西游记》,你把“随时能给想象力充电的伟大作品”写在笔记本上,结合自己阅读《西游记》的感受,写了一段文字,表达对这个观点的赞同。这段文字是_________。(3分)

18.徐则臣的听书引发了你和同学关于阅读方式的讨论: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请分享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2022年无锡中考语文试题)某中学开展“探寻文化无锡”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9.【任务一】同学们来到霞客湾科创带,小吴同学拟写了一副与此地相关的上联:“探奇搜险酬夙愿”,请你选出最合适的下联。(3分)

A.上下求索寻真知    B.采风问俗著鸿文

C.笔墨疏淡绘山水    D.寄情山水作奇文

20.【任务二】请你帮助小吴同学为无锡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结合本地特色,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流畅。(2分)

21.【任务三】小吴同学想选一位无锡籍的文化名人作为城市名片,请你为他推荐一位名人并说明推荐理由。(2分)

2022年江苏中考综合性学习题集(参考答案)

华语网说明:网页版图片、文字及格式不完整,如果你觉得本份资料不错,请点此按提示下载

1. 未来120小时内,“马勒卡”将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预计12日将达到强台风级,并向东北方向偏移,强度不变。

2.《批评》主题:

3分答案示例:①欲加之罪,何患无辞。②面对虚张声势的攻击,要挺直腰杆。(面对批评,要不卑不亢)③邪恶小人往往抬出靠山打击进步力量。④普通民众不应该被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吓倒。(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批评权威)⑤争论中,弱势一方可以借助充分的准备来增加获胜的机会。

2分答案示例:①面对敌人的攻击,要想好对策。②争论是常态,方式多种多样。③哪怕是抬出木偶神像,也要在气势上镇住敌人。④空洞大道理也能压死人。⑤狐假虎威不可取。

1分答案示例:①批评和自我批评是需要的。②辩论时,要尽量壮大自己的声势。③获得胜利的方法很多,比如借力打力。

《理智》主题:

3分答案示例:①仅仅依靠个人的嗅觉、听觉、视觉,未必能找到理智的道路。②调动多角度的信息来综合判断,是一种理智的方法。(对未知的东西要多听、多看)③高墙在前,那条唯一的通道需要小心理智加以确认。④都从个人嗅觉、听觉、视觉的角度判断形势,这群人也就近似于乌合之众了。⑤理智要靠健全的大脑,孤立器官的感觉虽然具体,但是很肤浅。⑥在狭小危险的地方要理智谨慎地决定自己的行动方案。

2分答案示例:①靠鼻子(嗅觉)引领前进的方向是很危险的。②理智就是要小心谨慎。③三种器官各自行动,总给人盲人摸象的感觉。

1分答案示例:①理智是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②没有光明大道的时候,钻洞而过也是没办法的事情。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1)文化概念和文化体验是公众旅游时关注的焦点,所以旅游必须跟文化融合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把“创新创意”纳入文化旅游的范围也是对的,答案表述会有多种,扣住某一两个关键词即可)

(2)示例一:创新旅游产品设计,提高文创产品的文化品位。

示例二:设计新颖的文旅活动,展示美丽中国的国际形象。

示例三:培养高水平文创队伍,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

本小题共3分。内容结合材料且表述得当,3分。完全照抄材料中的句子,0~1分;脱离材料自说自话,0分。其它合理的表达酌情给分。

4.芒种

5.安排农事的需要。(意思对即可)

6.①清明    ②有利于二十四节气的传播传承(或“有利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意思对即可)

7.(1)示例:历史老师您好!洪泽湖大堤修建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2)示例:洪泽杂鱼锅贴广告语:活鱼锅贴,美食一绝。(3)B

华语网说明:网页版图片、文字及格式不完整,如果你觉得本份资料不错,请点此按提示下载

(赋分层级第一层:无观点得0分;第二层:观点明确,无表述得1分;第三层:观点明确,表述不够充分得2分;第四层:观点明确,表述充分得3分)

19.B

20.示例:一湖碧水绕城去,百年游圣邀客来;太湖有梦,无锡有情。

21.示例:徐悲鸿。推荐理由:其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莫基者“。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