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 课堂教学实录 四年级下册(特级教师)
执教者:王红(浙江省杭州采荷一小 著名特级教师)
执教年级:四年级
授课时间:2008年4月21日
授课地点:浙江省武警总队大礼堂
授课背景:“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古诗词《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背诵了许多古诗,今天我们一起要来学习的也是(来一起)——
生:《古诗词三首》
师:从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当中既有(生接:诗),又有(生接:词)。那么今天这堂课呢,我们重点来学习两首古诗,请大家把书打开,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两首诗。第一、要求读正确,读通顺。第二、借助下面的注释,想一想每一首诗的意思。明白了吗?好,开始吧!
生:(学生自由朗读、预习)
师:他在想每首诗的意思了。(稍停片刻)行了是吗?好,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谁来读一读第一首诗。这位同学,来。
生1:(学生试读)
师:两个平舌音在一起,特别难读,是哪个?
生:蚕桑
师:蚕桑。一起读。
生:(学生齐读)蚕桑
师:哎,好,谁再来读一读。
生2:(学生试读)
师:非常好,字正腔圆的。这里有个多音字,你们来看一下,是哪个?
生:了
师:是了。在这它是什么意思?(结束)。当它做结束的时候,它就读了(liao)。再请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3:(学生试读)
师:非常得流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蚕,上面是个……(师书写)
生:天。
师:下面是个……
生:虫。
师:“天”、“虫”,就是蚕。蚕是吃什么的啊?
生:桑叶。
师:对,桑叶的。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个 “桑”字,写的时候你觉得特别要注意什么?
生:“桑”字上面因为有三个“又”,这个“又”的最后一笔都要写成点,不能写成捺。
师:对,这三个“又”的捺都改成了三个点。请你在书上写一个。
生:(书写)
师:好了吗?那我们来看一下第2首。谁来读一下。
生1:(生读)
师:在这首诗里也有一个多音字,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师指“供”), 这个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看一看。
生:从事。
师:从事。那么在这儿它怎么读呢?应该读第一声,对了,你来读一读。
生1:(生念: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生2:(边读边笑)
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生3:(读整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