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不是对酒珍惜。是因为她小,不敢喝酒。所以只能端着闻着。
生2:这个句子写出了她端着酒想喝又不敢喝的心理。
生3:我补充,这句话还从侧面写出母亲酿的酒香。
师:说得很好,我非常欣赏这种从不同角度来回答问题的方法。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写出母亲酿的酒香?
生1:“酒全洒在衣襟上了。抱着的小花猫,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写出母亲酿的酒香,连小花猫都喜欢。
生2:我喜欢下面的句子“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既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和母亲酿的酒香,又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和对我的喜爱。尤其“靠”字用得非常好。
(此时同学们情绪高涨)
师;作者除了对文中的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外,还对哪些人物进行了描写?
生1:还有对母亲和乡亲的描写。
生2:对母亲描写的语句有“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写出母亲的热情和以自己酿的酒香为荣的兴奋。
生3:还有“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的仔细地告诉别人。”这句话写出母亲的善良淳朴,热情爱帮助别人的性格。
生4:我认为母亲她很傻。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生5:我不这样认为。母亲“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 很少吃”不等于一点都不吃。“总是分给别人吃”,说明母亲心里想着他人,这句话恰恰写出了母亲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对生4说)你理解了吗?
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很好,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母亲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性格特点。文中对人物的描写还很多,课下的时候可以继续交流。
师:作者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人物形象,把事情写得那么富有情趣,你知道作者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方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