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学实录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实录

[移动版] 佚名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实录

师:这里说一个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天父亲看到儿子手里拿着一张通知书,便一把夺了过来,翻开一看,上面有老师的批语:“该生在课堂上射弹弓,往同学口袋里装毛毛虫……请家长来谈谈。”父亲看罢火冒三丈,抄起棍子要打

教师顿了一下,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说是打好,还是不打好?

生小声议论,’七嘴八舌,多数人认为不打好

师:对,打了就没戏啦,故事缺乏变化,不新奇。只听儿子说:“爸爸,你可别打我,该打的是你,这张通知单是刚从你的箱子里翻出来的,这上面说的是你的表现。”父亲愕然。

生笑

师:由此看出小说故事是很讲究情节布局的,请大家看226页(初中《语文》第五册)这里提到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认识这个特征是我们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所在,学习重点也在这里,通过情节看人物,通过情节看主题。

师:本文作者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然后用简洁的话把各部分内容概述出来。

生读

生1:开端:菲利普一家盼于勒归来;

生2:发展:菲利普夫妇赞美于勒;

生3:高潮:菲利普夫妇见到于勒后的表现;

生4:结局:菲利普夫妇领着一家人躲开于勒。

师板书。

师:在情节的开端与发展之间,作者用插叙交待了菲一家盼于勒回来的原因,原因是什么?于勒又是怎样离家的?

生:盼于勒的原因是:于勒来信说他发财了,要赔偿菲利普的损失。于勒离家不是自愿的,是被赶走的。

师:你怎么知道是被赶走的?

生:从课文中“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一句可知,特别是“送上”“打发”两词。

师:情节发展部分也写了盼于勒,这部分盼于勒与情节开端部分写盼于勒有何不同?大家看课文比较一下。

生:发展部分增加了一些内容。

师:增加了什么内容?

生:母亲常常赞美于勒,他们一家人好象看见于勒。

师:于勒明明远在天边,然而此时菲利普一家人却觉得他近在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幻觉般地出现这样一种情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象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看手帕喊着:喂!菲利普”天涯如咫尺,说明了什么?

生:十年过去,这家人盼于勒更加热切了,他们由希望变成渴望。

师:由此可知发展部分与开端部分有程度不同,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这和下文有什么联系?

生:这样写与下文形成了对比。

师:对,由希望变渴望,由盼望到热切盼望,作者不断升温的目的在于为下文的降温作准备,使之形成反差,由希望的天堂坠入失望颓丧的深渊。反差巨大,对比强烈,读者感受也就更深了。

师:见到于勒以后,菲利普夫妇有何表现?

生:开始恐慌,继而菲利普太大破口大骂,与先前的赞美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领着一家人避开于勒。

师:结局“一片紫色的阴影”这一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心理?

生:烘托了这一家人阴郁颓丧的心理。生:这恰与刚出游时的人物心情形成对照。刚出游时,“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人们的心情是快活而骄傲的。

师:当初盼于勒时,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见到于勒时,明明近在眼前,却如远在天边。‘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这都是因为什么?这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请同学给上面对联拟一个横批。

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横批“金钱世界”。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篇小说的主题。(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小说主题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

生:深刻的。 我的叔叔于勒 目录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思,教师再次启发)小说是不是就家庭写家庭?

生:不是,小说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问题。

师:对,从一个细胞反映了整个机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深刻性。小说还有一个细节,嫁不出去的二姑娘终于嫁出去了,也是因为钱,这一细节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典型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样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恩的这一思想观点在小说中也得以反映。

师:本文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通过情节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联系情节来说。

生:盼于勒是因为菲夫妇要用他的钱为自己谋利,赶他走,是因为怕他连累自已,说明菲利普夫妇非常自私。盼于勒、赞于勒是图于勒有钱,赶他走、骂他、躲避他是因为他分文不值,由此可见菲利普夫妇非常贪。当日思夜盼的富翁于勒变成穷水手于勒时,菲利普夫妇却恨之入骨,避之唯恐不及,翻脸不认人,可见他俩非常冷酷。

师:小说通过神情、动作、言谈、心理描写刻画人物也很成功。先看牡蛎一例。作者写太太们吃牡蛎的动作过程是为了烘托表现谁的心理? 生:为了表现烘托菲利普的心理。

师:“托、伸、动、吸、扔、”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非常细致,活灵活

现地再现了太太们吃牡蛎的过程,这个过程打动了菲利普;在他看来非常文雅、高贵、令他抨然心动,于是这位穷酸的父亲也很想“高贵”一回,(学生笑)接下来人物对话侧重表现谁?

生:侧重表现菲利普太太。

师:菲利普太太的一番话非常“精彩”,谁能分析一下这番话在她来讲起到什么作用?(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我们改一下她的话,让她这样说“吃,我们都去吃,吃他个痛快:”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不好,菲利普太太舍不得花钱。

师:我们再这样改一下于吃什么吃,你有几个钱好吃,别打肿脸充胖子!”这样好吗?

生:不好,这样丢面子,而且女婿在跟前

师:同学们再比较一下课文是怎么说的,她这番话作用何在?

生:既维护了小资产阶级的面子,又省下了两个人的钱。

师:说得好,菲利普一时昏了头,而菲利普太太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她此时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要说不吃,明显丢面子;要说吃,又怕花钱,很快想出了一石双鸟的办法。整个吃牡蛎的细节可以看出人物什么性格特征?

生:爱慕虚荣、庸俗。

师: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事实上菲夫妇二人同中有异,还有各自不同的个性,这一点提请同学们课后思考。小说对若瑟夫虽着墨不多,但也个性鲜明。(请一同学读课文202页第5、6自然段)若瑟夫细致观察于勒,目光饱含怜悯之意,内心充满叔侄亲情,给小费则直接表现出对叔叔的同情,若瑟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他,对主人公菲利普夫妇有何作用?

生:若瑟夫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善良可爱的孩子。若瑟夫恰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师:对,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在若瑟夫身上寄予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

师:小说为何以于勒为题

生:于勒是线索人物,是情节发展不可缺少的人物;正是对待于勒的前后不同态度,充分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

师:标题在“于勒”之前加上“我的叔叔”,这又是为什么?

生:反映了“我”——若瑟夫对待于勒的态度,“我”仍把于勒看成自己的亲叔叔,道出了孩子的心声,由此看出作者的希望所在。 五、评价小说情节。

师:课文前面已有评价,情节曲折,构思巧妙。曲折体现在哪里?

生:由盼而赶,由赞而骂,最后避开。

师:故事不长却也跌宕起落。小说情节惟波澜起伏,曲折多变,才能曲径通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目不暇接的美感。构思巧妙主要体现在何处?

生:主要体现在高潮、结局上。

师:何以见得?(学生沉默’、思考,教师启发)这里假设两种情况,同学们和原作比较一下。第一种:顺势正向发展。菲一家在船上正好碰上衣锦还乡的于勒,菲赶紧上前,紧紧拥抱于勒,眼泪纵横,菲利普太大在一旁大唱赞歌:“好心的于勒,你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

生:这样安排不好,原因是:〈1〉情节缺乏变化;〈2〉不能形成对比,削弱了人物性格,人物的本质不能充分暴露;〈3〉从而消弱了主题。

师:第二种安排,于勒此时已成为海盗,看到兄嫂在船上。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手起刀落,结果了他们两人……(学生笑)

生:这样安排也不好,虽在意料之外,但不在情理之中。而且主题也乱了。

师:而原作构思巧妙,妙就妙在:情节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当时法国小资产阶级日趋贫困,根本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富于勒变成穷于勒有必然性。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归纳一下,判断小说情节安排如何,应从那些方面考虑?

生:〈1〉生动性,要曲折多变,才能扣人心弦;〈2〉合理性,要合乎生活逻辑,真实可信;〈3〉有利于表现人物、表现主题。

师:很好。下课。

我的叔叔于勒 目录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