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移动版] 蓝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课文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 .这篇文章包含了 丁肇中 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跟害怕大错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并投入自己的情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互相支持配合,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在教学中创设研究情景,鼓励他们动手动脑,尝试独立创作,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 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   

4、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 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2、 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   

1)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   

学生明确:“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   

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篇文章。宋代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会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就成了传统儒家极为推崇的经典“四书”。  

2) 进一步了解格物致知,通过学生的探讨了解格物的具体途径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  

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   

教师明确:对,所以说主动的实践是格物致知的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   

教师明确:老师就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地难!   

3) 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4) 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   

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   

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   

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   

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 王 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   

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   

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   

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   

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 王 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   

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   

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   

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   

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   

第一, 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   

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其实,这就是 丁肇中 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   

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   

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   

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   

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   

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   

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   

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篇提出的问题。全文线索清晰,脉络分明。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没有,近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比如说劳动技术课的开设,再比如说我们以前学习电脑都是从书上背下的操作理论,现在又能力的学校都增添了电脑上机课,同学们还可不可以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具体体验啊?   

学生     

5) 明确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我们回到课文,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所谓漫谈就是不拘形式地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念。同学们能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念的语句吗?   

教师举例:“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篇文章的中心就是它的标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是作者在文中确立的一个中心论点。所以说这是一篇立论性质的议论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文不仅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就是它的论证过程要严密,它的语言也要求精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是论述严密的前提。我们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措辞准确的地方来吗?   

学生明确:“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   

5)文章延伸、升华   

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   

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   

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   

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   

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   

6) 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   

作业设计  

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篇小的议论文。   

教师提示: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   

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  

板书设计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   

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多种议论方式结合。  

课后记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对当今的中学生于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