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朗读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
2、通过质疑了解蟋蟀是怎样建造住宅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蟋蟀的图片
学生准备:纸、笔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画,激趣导题
1、出示图片:图上这个小东西大家认识吗?它叫什么名字?(蟋蟀)这么不起眼的小动物居然有人称它为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不信,我们就亲自到蟋蟀的住宅里看看吧?
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提问:蟋蟀明明是动物,课文题目为什么是“蟋蟀的住宅”而不是“蟋蟀的窝”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本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些内容?
2、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结构: 选择住宅
住宅特点
怎样建造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如果把第二句改为“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住宅,还由于它的歌唱。”行不行?
为什么?
3、“不光……还……”还可以换成哪些关联词语?
4、本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学习第2自然段
1、师:谁来为我们有感情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看看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址的。
2、讨论交流:文中把谁和谁进行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归纳明确:师相机板书: 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
蟋蟀—— 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择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随遇而安”“慎重”等词语的意思
4、讨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
5、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
(师引导学生从“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等词去体会蟋蟀与人类似的品质)
6、这样一个弱小的昆虫,却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得不让我们钦佩,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敬佩之情读课文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挖掘的,这到底是座怎样的住宅呢?现在就让我们到它家里一探究竟吧!
二、剖析蟋蟀的住宅
1、指名读了课文3~~6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住宅有什么特点?
2反馈交流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指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简洁,干燥,卫生。
3、这个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小的住宅就有这么多名住宅,怪不得这么出名呢?
现在让我们来当一次画家,把蟋蟀的住宅示意图画下来吧!
学生画,教师巡视指导,评选书画得比较好的。
4、你是如何评价蟋蟀的住宅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蟋蟀的住宅有何特点。
6、有情感读这部分
三、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艰辛
1、 根据给出的板书内容,学习小组讨论这部分内容
出示板书内容:
时间
建造 建造
整修
2、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完成板书内容。
时间:大多在十月
建造 建造:前足扒土,钳子搬大土块,后足踏地,后腿推
整修:长时间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了吗?
4、朗读这部分、,体会蟋蟀的吃苦耐劳。
四、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赞美之情。
1、找出文中直接赞美蟋蟀的句子。
2、说说你对蟋蟀的赞美。
五、当解说员,介绍蟋蟀的住宅
六、学习本文写作特点。
1、找出及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语言形象、准确、生动,能抓住事物的特点。
七、作业:运用在本组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
选择住址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择
外部:隧道、门、平台
住宅的特点
内部:光滑,简朴、清洁、干燥
时间:大多在十月
建造 建造:前足(扒) 后足(踏) 钳子(搬) 后腿(推)
整修: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