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教育资源 > 教学设计 >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刘小礼《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移动版] xiao3562755

《13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方案  

焦作新区南张小学  刘小礼  

课题名称  

《13 钓鱼的启示》

科  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教学时间  

2课时

学习者分析  

钓鱼的过程学生都见过,但亲身体验过的可能较少,而从钓鱼中得到启示,这样的经历会更少。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道德的原则是需要自觉遵守的。

2. 一个人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体会作者在道德问题经历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  从句子的理解过程中体会作者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  

三、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能正确抄写描写月夜美丽景色的句子和课文的重点句。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 课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义深刻,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大家见过钓鱼吗,在钓鱼的过程中,钓鱼的人从钓鱼中得到了乐趣,而有一个人却从钓鱼中得到了人生的启示,想知道他在钓鱼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学活动2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 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在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最后“我”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了湖里。34年后,“我”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工程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成长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2) 理清文章的结构。  

钓鱼---放鱼-----感悟  

教学活动3  

 学习字词  

1.  学习本课生字。  

1)我会认:鲈 饵 纵 鳃  翕  皎 唇 沮 抉 诫 践  

2)我会写:捞、饵、溅、钩 、翼、 纵、啪、鳃、皎、唇、沮、诱、诫、践。  

3、词语: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诫、实践。

教学活动4  

 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钓鱼的启示,知道作者在钓鱼的过程中钓到了不该钓到的鲈鱼,在父亲的教育下又把鲈鱼放回到水里的事。并因此受到了道德的教育,得到了道德的启示。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心理上产生了哪些变化?作者得到的启示又是什么呢。咱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