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份《〈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为华语网[thn21.com]会员2215531700上传原创首发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不得收录。
【内容分析】
《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古典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艺术典型,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就整部小说而言,这是对贾府第一次展开正面描写,也是贾府主要人物第一次公开亮相,他们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已得到了鲜明的表现,而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也在这里现出端倪。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把握人物形象,对学生深入展读《红楼梦》有很大的帮助。
【学情分析】
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阅读面很窄,学生对《红楼梦》有一定的了解,有不少同学看过电视剧,但作为语言文学读本,大多数同学对《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感受肤浅;课文又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和人物形象;个别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就反映很多地方读不懂,所以对人物的理解也不全面、不深入。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学生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设计本文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描写人物方法的多样性。
2.在感知《红楼梦》情境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把握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概括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把握林黛玉、王熙凤等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把握本文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
1.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到形声并举、音画同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倡导研究风气。激发学生研究《红楼梦》的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3.分组研讨,探究学习,让学生动起来,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
【前置作业】
1.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说林黛玉的身世。
2. 本文主要写了哪些人?这样写有何好处?
3.人物众多,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
(常规分组,小组合作探究研讨文中主要的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 导入(2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情景氛围。) 《红楼梦》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给后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上节课我们已对小说的前四回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文节选的是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耳闻目睹,第一次描写的一些主要人物,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林黛玉进贾府认识一下他们吧。学习本文我们要重点欣赏古典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 |
明确学习目标 |
营造氛围 引出课题 |
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明确学习目标。 |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检查前置作业完成情况。 1.谁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说说林黛玉的身世? 2.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人物? 这样写有何好处? ①详写的人物──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等; ②略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等; ③实写人物──贾母、王熙凤等; ④虚写人物──贾政、贾赦等; ⑤单独写的人物──贾宝玉、王熙凤等; ⑥群体写的人物──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 引导学生总结这样写的好处:突出重点,变化多姿。 3.这么多人物,如果一一介绍出来,一定会很散乱,也很罗嗦。曹雪芹用的是一个什么办法呢? 提示:把全部人物介绍放在林黛玉的视角中去写,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和内心感受呈现出来。 4.读了这个片断后,印象最深或者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些内容? 王熙凤出场 贾宝玉出场 |
学生把前置作业进行展示 |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补充相关资料。 |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三、合作探究 1.师生共同鉴赏林黛玉的形象(10分钟): 问题:分析课文是怎样刻画林黛玉的性格特点的? ①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 赏析:说话得体,既表达了对邢夫人的感激和尊敬,又表现了自己 懂礼节、识大体,可以看出她做事处处留心在意。 ②.在王夫人房里。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林黛玉在王夫人房中让座反映了什么? 赏析:反映出林黛玉的言行小心谨慎。 ③.在贾母房中吃晚饭时,黛玉的表现。 赏析:反映出林黛玉寄人篱下,为人谨慎。 ④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林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黛玉:“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赏析:回答贾母以后,林黛玉感觉有点失口,所以回答宝玉时迅速改了口,紧扣开头“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可见她多思多虑,做事小心谨慎。 小结:林黛玉聪明灵秀,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耻笑法”。 明确方法:抓住欣赏研究的突破口:在作品中有矛盾、反复出现、突然变化、没有说完等语言细节的地方。2.抓住特征定好点(欣赏点)。 2.集中鉴赏王熙凤出场片断。重点仍然是人物形象和语言。(10分钟) 要求: ①听录音、朗读文段。 ②各组选择一个专题(或者叫一个鉴赏点),把结果写在本子上。 提示: ① 写出场: ② 绘肖像: ③ 贾母对王熙凤的态度: ④ 见黛玉: ⑤回王夫人: |
学生根据教师的分析引导,领会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要领。 小组活动 |
教师举例 讲授方法 巡视、点拨、讲评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具体方法,增强阅读分析的能力。 |
四、交流成果(5分钟) 要求:根据鉴赏点在课文中的位置先后排列出交流的顺序,选点在前的先发言,请同学们倾听他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把结果投影出来,师生分享)。 提示: ①王熙凤出场(人未到,笑先闻):特殊的地位身份,泼辣的性格。 ②王熙凤的肖像(珠光宝气,极力铺陈):穿着俗气,内心空虚;外表美丽,实际刁钻狡黠。 ③贾母对王熙凤的态度(破落户,凤辣子):贾母的宠爱有加;人物的心狠手毒。 ④王熙凤对林黛玉的评价(标致人物,嫡亲孙女,拭泪而笑):阿谀贾母,讨好三春,吹捧黛玉,狡猾虚伪。(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⑤王熙凤回王夫人(善于机变逢迎、果断能干):表面关心黛玉,暗地讨好姑母;取得王夫人的欢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行为和每一点看法;教师不下结论,重在引导,及时点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消除学生学习任务中的负担感,让他们获得的只是成功的喜悦。 |
学生分组展示成果,展开竞赛 |
教师讲评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五、拓展训练:(5分钟) 1.从下面选择一个开头, 给王熙凤作一句话评价。 ①贾母眼中的王熙风是一个…… ②王夫人眼中的王熙凤是一个…… ③林黛王眼中的王熙风是—个…… ④我眼中的王熙凤是一个…… |
分组展示成果 |
教师点评 |
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检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 |
六、小结(2分钟) |
知识归纳 |
小结 |
通过知识归纳,掌握分析文学作品中语言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和重要性 |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请对林黛玉或王熙凤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人物分析的短文。 2.依据本节课的学习经验在下一节课欣赏“贾宝玉出场”片段。 |
作业 |
出示作业 |
巩固本课,引出下节的学习要点 |
【教学流程图】
附注:html文档有部分展示不太完整,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Doc格式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