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教案 > 教育资源 > 高三教案

《说木叶》备课资料

[移动版] 佚名

11.说“木叶”  

晨诵夜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唐)沈佺期①  

卢家少妇郁金堂②,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③。  

白狼河④北音书断,丹凤城⑤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⑥  

注:①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县)人。是继“四杰”之后的著名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号称“沈宋”,被誉为律诗的奠基人之一。是高宗和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以写应制诗而闻名。②卢家句: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此句用其意。郁金:郁金香,可浸酒涂壁,百合科,旧谓出大秦国,即今小亚细亚。③辽阳:指今辽宁辽阳市附近地区,为东北边防要地。④白狼河:白狼水,即今辽宁境内的大凌河。两《唐书》《奚传》说奚国国境南接白狼河,即此。⑤丹凤城:一说因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故名,后便为京城之别称。汉建章宫有凤阙,后世也借指帝城,唐代民居多在城南。⑥谁为:为谁。教(jiāo):使。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一说指衣裳。  

赏析:古意:托古以咏今的拟古之作。诗题一作《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又作《独不见》,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这首诗是用乐府题目来写思妇愁怨的七律诗,故蘅塘退士把它编入卷六七言律诗,而不编入卷四七言乐府。首联“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叙述简练,比兴自然。卢家少妇,名莫愁,是南朝民歌《河中之水歌》里的人物,后用作少妇的代称。起句借用《河中之水歌》的意境,言简意赅、精妙入微地介绍了思妇的身世和处境。她的家庭环境华丽温馨,她的生活却冷落凄清。“海燕双栖玳瑁梁”一句反衬,兴起了全篇无限绵绵的愁思。她寂然独居空闺,哪里比得上相亲相爱双栖于梁上的燕子呢?颔联“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绘景抒情,情景相生。深秋九月正是赶制征衣的季节,这此起彼伏之捣衣的秋声,声声撩人心绪。那阵阵飘落的树叶,更使人触目伤怀,平添萧瑟之感。诗没有直说砧声“催人泪下”,却说“催木叶”,于无理处见妙,于曲折中见奇。树木无心而为之“催”,人何以堪?意在言外,含蓄婉转,砧声本也无所谓寒暖的,加以“寒”字,就增强了诗句的感情色彩,鲜明地表现了思妇的心境。她由赶制征衣的杵声联想到征人——自己的丈夫,“十年征戍忆辽阳”,自然地揭示出全诗的旨意。  

诗先写夫妇双栖于京都,犹如海燕双栖玳瑁之梁。然后写到阔别十载,少妇思夫之苦。一扬一抑,其意自现。在手法上诗人借镌刻环境,渲染气氛,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了增强抒情色彩的效果。如以“海燕双栖”,烘托少妇独处;以“寒砧木叶”“城南秋夜”烘托“十年征戍”“音书断”之思愁;以“月照流黄”烘托“含愁独不见”的愁绪。语言构思新巧,读来清新无限。  

读书做人  

一流的学问,一流的人品  

北大学生余杰在他的《一流的学问,一流的人品》一文中曾记叙了与九十多岁的北大老教授林庚先生交往的情景:  

中文系要办一份学生刊物,我是编委之一。大家建议说,去找九十多岁的林庚先生题字。我说:“先生高龄了,不好去打扰吧?”其实,背后还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我担心老先生脾气大,去了有可能自讨没趣。一位老师猜出了我的想法,告诉我说,林先生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放心去找林先生吧。  

于是,我壮着胆子拨通了林先生家的电话。从电话的那头传来沉稳有力的声音:“您是哪位?”我简要介绍了我的请求,忐忑不安地等待先生的答复。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欢喜,小心翼翼地问:“那么,您看我什么时候来取呢?”先生说:“看您什么时候方便。下午行吗?”我万万没有想到先生会用这样的口气跟一个20出头的后辈学子说话。先生不是着眼于自己什么时候有空,而是问对方什么时候有空。按照约定的时间,我赶到了先生的寓所。更没有想到的是,先生早早地就在门外等着。那时还是初春时节,先生站立在料峭的风中,胸前围巾飘飘,依然具有当年神采飞扬的诗人气质。  

先生一见面就跟我握手,然后对我说:“我担心您找不到地方,便出来看看。”先生的手干瘦而温暖。把我接进屋子,拿出写好题词的一张精美的卡片,先生带着歉意的微笑对我说:“年纪大了,不能写毛笔大字了,只能写几个钢笔小字。不知道适不适合刊物用?”我接过先生写的字,仔细一看,发现有一处刮过的痕迹。原来,有一个笔画大概是先生写的时候手抖了一下,先生便小心地刮去,再精心添补上。我顿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几个小小的题字,先生也如此认真。我想象着先生趴在桌子上一点一点地刮去墨迹的情景,眼睛湿润了。心里有些责怪自己,真不该打扰先生的。先生和蔼微笑着送我出门。我已经走出很远了,一回头,看见先生还在门口目送我。林庚先生是一位国宝级的学者,而我仅仅是一个大学二年级的普通学生,先生却以完全平等的方式来对待我,这是一个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这种尊重在今天已经“多乎哉?不多矣”。  

对比社会上一些“名人”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  

共同成长  

合作共赢  

读下列几首诗词,仔细推敲:1.三首诗中的“柳”形象上有何不同?2.它们有没有象征意义或者联想意义?3.其中的景物包含怎样的思想感情?把你的思考结果写在资料卡片上,举行一次诗歌朗诵赏析活动,谈谈你的看法,与同学们切磋。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垂 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剖析:“惊人的天才”是因为只有从屈原开始,才吟唱出了具有“木叶”的鲜明形象的动人诗句,这一鲜明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诗人,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所以说,这是“惊人的天才”。  

“木叶”的奥妙何在?即第五、六段中“木叶”的暗示形象意义,使人联想到树干带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因此也有飘零之意,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2.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剖析:“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但在形象意义上不同,“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空阔、单纯;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感情。  

3.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剖析:这个距离是: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因此也有飘零之意,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是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落木:比“木叶”更显空阔,洗净了“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  

二、重点语段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至“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剖析:这一段中有五个“它”,这五个“它”的意思分别为:第一个,“木”;第二个,指暗示性;后边三个,指暗示性与概念中意义的交织组合而形成的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木”含有落叶因素的原因在于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课后巩固  

梯级演练  

检查我的基础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萧萧落木(sù)  

B.涔阳(cén)         无妨(fǎnɡ)          陇首(lǒnɡ)      得鱼忘筌(quán)  

C.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pō)        秋风袅袅(niǎo)  

D.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解析:A项中“萧”读“xiāo”;B项中“妨”读“fánɡ”;C项中“泊”读“bó”。  

答案:D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洗练         钟爱           必需           相去无几  

B.留传         疏朗           精采           得意忘形  

C.岑阳         概念           究竞           翩翩起舞  

D.干躁         察觉           捣衣           一言难尽  

解析:B项“精采—精彩”;C项“岑阳—涔阳”,“究竞—究竟”;D项“干躁—干燥”。  

答案:A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1)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____。  

(2)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___________,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A.启示          钟爱            奥秘  

B.启发          钟爱            奥妙  

C.启发          喜爱            奥秘  

D.启示          喜爱            奥妙  

解析:“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启发”,阐明事例,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钟爱”比“喜爱”程度更深。“奥秘”,奥妙神秘;“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  

答案:B  

4.给下面的一段话补出漏掉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①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②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③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④  

A.①?        ②;         ③,        ④。  

B.①,        ②?         ③,       ④!  

C.①,        ②;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  

解析:①处为问句,②句不是疑问语气,不能用问号;③处不是并列,不能用顿号,④处应用句号。  

答案:A  

5.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B.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C.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D.“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解析:B项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外表华美,里头一团糟,而句中说“言之有物”,所以无所谓“败絮其中”。  

答案:B  

6.填在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____________“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__________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_____________“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A.如果         那么          就        而  

B.尽管         而            却        于是  

C.不但         而且          都        因此  

D.尽管         但是          都        因此  

解析:本题考查各句子间的关系。  

答案:B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7.“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  

解析:本题是要求我们揣摩作者的行文思路,并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来。  

参考答案:因为“木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  

8.“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解析:关键语句既要照应上文,又要提示下文,即承上启下作用。在回答时要答出具体内容,不要太笼统。  

参考答案:在内容上引出“落木”,在结构上承上启下。  

9.作者引用《橘颂》《招隐士》和无名氏的诗句,想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解析:从原文中找中心句,此题很好作答。  

参考答案:古代诗歌中虽少见“树叶”,但“树”倒是常见的。  

10.对这段文字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  

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地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  

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  

解析:本段文字是写我国古代诗歌对“叶”运用的发展过程。对文字表达中心的概括,最关键的是理清思路,看文章讲了几段,讲了几个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以哪一方面内容为主等等,据此作答。  

答案:B  

综合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闲读梧桐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整夜地与我们对视。  

它要比别处的其他树大出许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伟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叶子如长发,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个身躯。我猜想,当初它的身边定然有许多的树苗和它并肩成长,后来,或许因为环境规划需要,被砍伐了;或许就是它本身的素质好,顽强地坚持下来。它从从容容地走过岁月的风雨,高大起来了。闲来临窗读树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某日,母亲从北方来信:寒潮来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风啸雨紧叩窗棂。我从酣梦里惊醒,听到那冷雨滴落空阶如原始的打击乐。于是无眠,想起家信。想起母亲说起的家谱,想起外祖父风雨如晦的际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两袖清风献给桑梓教育事业,放弃了几次外聘高就的机会。然而,在那史无前例的岁月里,他不愿屈从于非人的折磨,在一个冷雨的冬夜,饮恨自尽。我无缘见到他老人家,只是从小舅家读到一张黑色镜框里肃然的面容。我不敢说画师的技艺有多高,只是坚信那双眼睛是传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总有一种情思嬗传于我,冥冥之中,与我的心灵默默碰撞。  

浮想联翩,伴以风雨大作,了无睡意,就独自披衣临窗。夜如墨染,顷刻间我也融入这浓稠的夜色中了。惊奇地发现,天边竟有几颗寒星眨巴着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错觉,根本就没有下雨,只有风,粗暴狂虐的北风。这时,最让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远处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轮廓,承受着一分天边的苍凉。阵风过处,是叶叶枝枝互相簇拥颤起的呼号,时而像俄罗斯民谣,时而像若有若无的诗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遗像又蓦然浮上眼帘,似与这株沉默的梧桐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叩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阙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1.“闲读梧桐”,作者读到的梧桐的外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梧桐内在的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梧桐是这篇托物言志散文描写的形象,对其外形特征的描写集中在第2段;对梧桐内在精神特征的揭示集中在第7段,也就是作者对“梧桐的寂寞”所作的诠释。  

参考答案: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或:身躯高大,树冠繁茂) 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花开花落的从容淡泊的大度  

12.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请结合全文谈谈梧桐与外祖父的相同与不同。(分条请加序号。)  

解析:借物喻人,这“人”与“物”之间定有相似点,当然也有不同点。相同点①在“契合”一词之后,比较好找。相同点②见第3、4段,“暴风”一指自然界的现象,一指“史无前例的岁月”(指“文化大革命”)。  

参考答案:相同:①不求巨臂擎天的闻达,但也有荫庇一方的坦荡。②都经历了“暴风”的吹打。不同:梧桐有顺从、糊涂的一面;外祖父却缺少从容淡泊的大度。  

13.文章尾段中,写轻盈欢快的红衣女孩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写落叶似乎是在为女孩“伴奏”,这样写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写“阳光”洒在“旧书上”,“旧书上”意在表明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测试对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及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三小题表达的都是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意念。  

参考答案:“风暴”过后,新生命还会充满活力表现前辈对后代的托举和祝福 应以正义必胜的信心去看待历史  

1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暴风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修辞方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功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解析:A项错在“感到寂寞”,原文中说“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B项“表现了母爱的细腻”是虚晃一枪,原文中没有这一层意思。D项“从容豁达”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  

答案:CE  

(二)表达交流  

15.下列一段话中画线处衔接得最好的一项是(    )  

不是所有的欢笑都表达高兴,就像______________。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_____________。  

A.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 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  

B.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C.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表达真诚  

D.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 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  

解析:注意“欢笑”与“眼泪”,“掌声”与“喝彩”的对应即可。  

答案:B  

16.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 3月1日 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解析:首先要能抓住所给文字内容要点,筛选出关键语句,即时间(3月1日起)、项目(电信费、邮资)和价格变动的状况。其中,前两个方面的要点,只要认真阅读所给的信息,就不难完成;而“价格变动的状况”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只概括为“调价”,不能确定地表达出电信费、邮资在调整后,有降有升的完整信息,必须答出“价格有降有升”才符合要求。这是对考生概括和表达综合能力的较高要求。  

参考答案:电信费、邮资3月1日起调价,价格有降有升。

课前预习  

积土成山  

1.基础字词  

(1)识读字音  

征戍(shù)        橘颂(jú)         招徕(lái)         落木萧萧(xiāo)  

涔阳(cén)        无妨(fáng)       陇首(lǒng)        得鱼忘筌(quán)  

寒砧(zhēn)       桅杆(wéi)        漂泊(bó)          秋风袅袅(niǎo)  

疏朗(shū)        窸窣(xī)         迢远(tiáo)        灼灼其华(zhuó)  

亭皋(gāo)        冉冉(rǎn)        门栓(shuān)       翩翩起舞(piān)  

(2)识别字形  

(3)分辨词义  

流传·留传  

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留传:指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如“这把茶壶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修养·休养  

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②指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人不讲礼貌,真没修养”。  

休养:①指休息调养,如“放假后,他们到度假村休养去了”;②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如“休养生息”。  

饱含·包含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感情”。  

包含:仅指里面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熟能生巧·得心应手  

熟能生巧:表示熟练了,也就找到了窍门,重在找到了窍门,熟练的程度较轻。  

得心应手:形容记忆纯熟,做事顺手,尽合心意,熟练的程度较重。  

一言难尽·说来话长  

一言难尽: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多用于不好的事),多用于书面语。  

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多指不大愉快的事),多用于口语。  

(4)理解词义  

无妨:不妨。  

歧路:岔路。  

迢远:遥远。  

翩翩:飞舞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绵密:言行、思考细密周到。  

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景况:情况;光景。如:我们的光景越来越好。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缠绵: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飘动;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万应锭:万能药。锭,锭药。  

相去无几: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  

2.文学常识  

林庚(1910— )字静希。 1910年2月22日 生于北京。福建闽侯人。___________、__________,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编文学刊物。1933年初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1937年到厦门大学任教十年,1947年为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至今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早年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______________、小说家吴组缃,并称“清华三才子”,是著名的唐诗楚辞研究专家。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颇多精辟的创见。著有《唐诗综论》《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和《中国文学简史》等多部著作。获国家教委教材一等奖。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他数十年如一日,谆谆教导后学,桃李满天下。  

答案:诗人文史学家 曹禺  

3.经典句段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点拨:“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实际上,本文所引用含有“木叶”“落木”的诗句,其意象没有离开一个“秋”字。我们知道,时令一到秋天,一年就将结束;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即触秋景生悲情),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4.标点符号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点拨:分号,用在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表停顿(不是词或短语之间的停顿)。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的复句中,如果分句间需要停顿要使用分号。分号与分号之间必须至少有一个逗号。  

5.句子活用  

把下列长句变为对偶句。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参考答案:“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木叶”,所以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问题导引  

1.“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有什么区别?  

提示:“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形象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2.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提示:特征       

意味       

场合       

3.“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提示: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的“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4.谈谈本文的艺术特色。  

提示:(1)选题小、论理深。文章旨在阐释文艺学原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若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比较艰深的学术论文;作者没有摆出学者的面孔吓唬读者,而选取了古诗中的木叶形象作为论题,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这样,言近而旨远,深入而浅出。  

(2)逐层剥笋探究。古诗人为什么用“木叶”而不用“树叶”,作者不急于“兜底”,而是以探寻的目光层层分析。先排除考虑文字洗练的因素,再由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发现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  

(3)颇富文化内涵。这是一篇诗论,作者不仅深谙诗歌妙道,而且在诗的海洋里游弋自如,在行文中许多有关“木叶”的古诗信手拈来。这样不仅使析理有凭有据,而且使文章平添了文化内涵,令人读之赏心悦目,受到美的熏陶。  

课堂互动  

1.生:老师,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师:不是。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生: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师: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2.生:老师,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师: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篇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3.生: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  

生:“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字的绵密之意,意境更显空阔,生动地描绘了萧索的秋色,有力地烘托了悲秋之感。  

4.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的“木叶”有什么独特的意味?课文是怎样说明“木叶”的意味的?  

生:“木叶”是寒冷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由“木”的艺术特征决定的:“木”不但暗示着落叶,而且使人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曹植诗中的“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是碧绿柔软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均有差别。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寒冷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11 说“木叶”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是一篇文艺随笔,也是“咬文嚼字”的范例。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对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体味到“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时文链接  

魂兮归来  

2005年上海考生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健康的成长。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明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之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时,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  

魂兮,归来。  

简评:这是一篇善于独立思考,有着独特见解的考场满分作文。作者从对自然界的果实和稻穗的思考入笔,联想到人,发出一声声诘问。在令人震惊中,紧扣话题,直奔主题。警示人们: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真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不能被繁华迷了眼,丢了心。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  

作者透过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的迷雾和平庸、浮躁的暗流造成的喧嚣,看到了流行文化造成了我们精神文化的缺失,造成了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的缺席的严重后果。试想,一个没有犀利的目光,没有受过较好的传统文化滋养,没有高雅文化的嗅觉和敏感的人,能够思考得这样深入,看得这样深透吗?文章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反问句的使用。从第二段开始,作者连用反问句,把流行文化得以流行,流行文化造成的严重后果分析得中肯而透辟。

文法览胜  

结构严谨 分析透辟  

本文的结构非常严谨。文章题目为“说‘木叶’”,正文也是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例如,第一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引用屈原《九歌》诗句交代“木叶”的来源。第二段“‘木叶’是什么呢”,以设问开头,引出用“木叶”与“树叶”的诗歌,运用分析指出“木叶”即树叶,这是诗人大胆的艺术创造。以下几段也是这样,环环紧扣,有条不紊。  

另外,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理论分析透辟到位。本文是一篇诗歌理论文章,旨在探讨诗歌形象与概念之间的异同,寻找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背后隐藏的艺术规律。分析诗歌领域的形象问题,势必引用大量诗句,如何透过诗句表面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亲切自然,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先由诗句总结“木叶”出现的场合,再由此深入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由于作者紧扣诗句,并对诗句意境进行想象挖掘,读者也一同进入了诗歌鉴赏的境界,学会了品味诗歌的内部和外部语言。  

主旨浅探  

本文以精细的美学触觉,给我们辨析了诗歌史上诗人钟爱“木叶”的现象,旁征博引而又细致入微地追查了其形成原因,说明了与“木叶”相关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木”等几组文学意象的区别,指出其中的关键在于“木”字具有两方面的特殊含义:暗示落叶,暗示颜色。这使得“木叶”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诗歌语言,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文学研究方法和思路。  

字词梳理  

1.字音  

袅袅(niǎo)    灼灼(zhuó zhuó)    寒砧(zhēn)    征戍(shù)  

落于言筌(quán)    窸窣(xī sū)            桅杆(wéi)         迢远(tiáo)  

亭皋(ɡāo)       涔(cén)              门栓(shuān)        浦(pǔ)  

2.多音字  

3.形近字  

4.词义  

袅袅:①形容烟气缭绕上升:炊烟袅袅。②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垂杨袅袅。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余音袅袅。  

萧萧:①形容马叫声或风声等:马鸣萧萧;风萧萧兮易水寒。②(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白发萧萧。  

翩翩:①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动物飞舞。②形容举止洒脱(多指青年男子)。  

冉冉:①( 毛、枝条等)柔软下垂。②慢慢地。  

绵密:(言行、思虑)细密周到。  

缠绵:①纠缠不已,不能解脱(多指病或感情)。②婉转动人:歌声柔和缠绵。  

灼灼: 形容明亮。  

疏朗:稀疏透明、通透明亮的意思。  

窸窣:xī sū,细碎的声音。  

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筌,捕鱼的竹器。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大放厥词(jué)    灼灼(zhuó)    戍守(xù)  

B.桅杆(chuì)           亭皋(ɡāo)         疏朗(shū)  

C.扈从(hù)             捣衣(dǎo)         嘉树(jiā)  

D.翩翩(piān)           寒砧(zhēn)        褐色(huó)  

解析:A项,“戍”应读“shù”;B项,“桅”应读“wéi”;?D项,“褐?”应读“hè”。  

答案:C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饱满    褐色    干躁    思维  

B.概念        桅杆         门栓       来历  

C.疏郎        漂泊         迢远       绵密  

D.浓阴        飘零         辨论       缠绵  

解析:A项,躁—燥;C项,郎—朗;D项,辨—辩。  

答案:B  

3.下列加点字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袅袅秋风:形容秋风细软柔弱。 ②萧萧落叶:形容树叶纷纷下落的样子。 ③翩翩飞舞:形容轻快飞动的样子。 ④冉冉上升:远远的。 ⑤万应锭:万能药。 ⑥迢远:形容遥远。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④⑤  

解析:①袅袅:形容秋风轻轻吹拂。?④冉冉:慢慢。  

答案:B  

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B.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样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C.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D.而事实又正是这样,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秘,此后的诗人们也再不肯轻易把它就放过。  

解析:D项,“就”移至“再”前。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木叶”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_____________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____________。  

(2)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____________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_____________不同起来。  

A.传诵 启示 精练 显著  

B.传诵 启发 洗练 显然  

C.传颂 启示 洗练 显然  

D.传颂 启发 精练 显著  

解析:辨析同义词。  

答案:B  

6.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毛病的一项是(  )  

A.古代诗人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又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  

B.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  

C.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因一句脏话引起的赔偿案,大家都为这一家人为老不尊、为幼不敬的行为所不齿。  

D.当时的苏联,内战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创伤尚未完全恢复。  

解析:A项的语序不合逻辑;C项后半句改为“这一家人……行为为大家所不齿”;D把“恢复”改为“医治好”。  

答案:B  

我综合 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①。“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②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7.文段中两个加点的“此”用法是否相同?它们的含义是什么?  

8.文中“死心眼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危险”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9.本段举杜甫的诗句为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段文字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结合起来,突出一个中心,这就是_______________。  

11.这一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这从______________句可以看出来。  

(一)7.不同。①代指“木”。②指树叶和落叶概念相同而意义差别大。  

8.没有创造性,不理解落木即落叶的人 不理解落木、落叶而误解诗的本意  

9.诗歌语言不能单凭借概念,落木与落叶有区别,“木”确有可探索之处  

10.讲道理 举例子 “木”在古诗中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有一番不一般的来历  

11.过渡,开启下文,由现象概述过渡到对特征的分析 最后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漫步在诗的郊野  

为了克服欣赏上的困难,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就是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的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要的一道“工序”(对于别的文体,这不是必需的,因为它们通过详尽的文字尽可以把内容讲清楚)。上述情况在诗中通常被称为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下面是臧克家的《老马》诗中的句子: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里写的是老马,但欣赏时,可以放开来想象它的寓意——诗是鼓励这么做的——我们相信:诗人写出来的是不堪重负的老马,而诗人心中要说的是他对于生活在皮鞭和奴役之下的劳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他们的坚韧的毅力的赞美。  

由于诗歌极精练,我们在欣赏时,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意,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这在中国旧诗词的欣赏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例如采菊东篱,心境悠然与南山相合,情寄东篱之外。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它的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着江天子夜的秋景。末尾一句,传到客船的夜半悠悠钟声,给人留下了言语难以表达的离愁别绪。有趣的是,这种由具体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例如那悠悠的钟声造成的余韵,大体上总与羁旅客子的愁思有关。至于它在欣赏者心中所唤起的具体的思念,则是难以确定的:有人可能因而感慨半生飘零,一事无成;有人可能思念老母娇妻;有人也许为友情的离弃而痛苦;也许为了贫病,也许为了惜逝……但那浮动在落月渔火的微茫中的一缕轻愁,则是相同的。  

诗歌欣赏可以认为是读者在诗人所启示的范围内重新创造的艺术世界。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人们读李后主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能够领会作者对于繁华失落的哀伤。他们对这首词的感受一般也被限定在追怀往昔的范围之内,添加进去若干属于自己的东西,使得“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愁”不再成为国之君的愁,而变成了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怅惆、失落情怀的愁。  

12.作者说:“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要的一道‘工序’。”用自己的话表述这一道“工序”的过程。  

13.作者认为诗歌欣赏中“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试对“稳定性”和“随意性”作简明阐释。  

14.第三段作者举李后主的词句,所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15.作者认为诗歌欣赏是读者的“重新创造”,纵观全文,概述这种“重新创造”的特点。  

16.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要把诗中所提供的东西“泡”出来,关键在于读懂字句,理解诗句的含意。  

B.“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既表现了“老马”坚韧的毅力,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同情。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所以作者说是“情寄东篱之外”。  

D.《枫桥夜泊》以繁富的色彩和音响烘托出江天秋色,引人入胜,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E.古往今来,多少人吟诵“问君能有几多愁”,但“愁”的具体内涵却不尽相同。  

参考答案:  

12提示:联系创作背景,放开想象,其中诗歌本身的内容和读者生活的积累两个基点是关键。  

13.(1)同一诗句在不同欣赏者中引发的情思大致相同。(2)不同欣赏者对同一诗句引发的具体联想又不尽相同。  

14.重新创造。  

15.要借助想象,不同经历有不同的再创造,主观世界与诗的客观世界相融。  

16.解析:A项,“关键”错;C项,“实”“虚”之说错;D项,“离愁别绪”的共鸣。  

答案:BE  

二、语言运用  

17.阅读并分析以下材料提供的“成绩单”,结合郭沫若一生中取得的成绩,选出能从观念上揭示这则材料意义的一项(  )  

四川乐山“郭沫若故居”里完整保存着两张成绩报告单。其一,郭沫若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生二年级。成绩单上的成绩是:  

修身35 算术100 经学96 几何85 国文55 植物78 英语98 生理98 历史87 国画35 地理92 体操85  

另一张成绩单,郭沫若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  

试验80 品行73 作文90 习字69 英语98 地理75 代数92 几何97 植物80 国画67 体操60  

A.名人亦有尴尬的时候。  

B.学子试卷上分数的高低,与其日后成就的大小是画不上等号的。  

C.时代的骄子,年轻时未必就有骄人的学习成绩单。  

D.卓越的人才不一定就有全面发展的学生时代。  

17.解析:从两份成绩单上可以看出,郭沫若的数学成绩在诸科中一直是最好的;而国文成绩,特别是中学二年级时,是比较糟糕的,再看他以后取得的成就,并由此选择选项。  

答案:B  

我创新 我超越  

18.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例如课文中的“木叶”),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诗歌中“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你能尽可能多地列举出它所表现的感情吗?除了比较它表达的比较固定的这些情感,它还能表现哪些情感呢?  

18.略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