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 龙的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作品及其主要艺术风格和成就。
2.理解诗歌中星星、静夜、土地等物象的象征意义,学习比拟、对比等修辞手法。
3.学习朗读朦胧诗歌的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4.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5.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6.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朦胧诗的审美特征。
2.通过朗读诗歌,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进而体会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星星”的象征意义。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粗字注音。
寂寞( mò )颤动(chàn ) 覆盖(fù ) 冻僵(jiāng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
凝望:_聚精会神地看
(2)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寂寞:__孤独冷清
(3)只有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才更能体会到这种诗意人生与精神自由的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_更加值得珍惜,更加宝贵。_
(4)诗人在静谧的深夜遥望星空
静谧:安静__
3.从朗读的角度看,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4.根据示例仿词。
示例:闪闪烁烁 朦朦胧胧
___完完整整_ 堂堂正正 红红火火
5.如果让你配乐朗诵,你将用哪一首曲子?请说说选择的理由。
钢琴曲《海边的星空》因为这首名曲委婉动听,透射出一种莫名的力量,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盼,给人以无穷的想像和联想,与本诗的意境相似。
【课内探究案】
一、导入新课:
欣赏是一种心情,一种体验,同学们欣赏过静谧的夜空中那一闪一闪的繁星吗?它勾起你怎样的的联想和心境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来感受一下作者的情思吧!
知识链接:
1.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等为代表的—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随即成为一股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朦胧诗—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内容含蓄隽永。它强调诗人的自我意识,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错觉、幻觉等手法,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诗蒙上一层朦胧色彩,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2.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在《上海文学》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从这里开始》《太阳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他的诗作当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它的反光》赢得社会瞩目。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听一听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诗歌朗读,整体感知。
首先请同学们在听时注意老师的节奏和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
2.读一读
自由诵读全诗,体会诗中的情境意蕴,尽量读准字音和节奏。
3.想一想
①本诗作者每节都描绘了不同的意象,请找出来,并说说这些意象的特点,从其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
星星、诗、蜜蜂、柔软的晚上、湖、睡莲、萤火虫、春天、鸟、白丁香、旗子、火----温情浪漫自由----光明的象征
寒冷、苦难的诗、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瘦小的星----可怕残酷----黑暗残酷的象征
②这首诗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抒情前提抒情写意,那么诗中星星有着怎样的情境和意味?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这首诗以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在该诗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显示了诗人对光明的渴求。
三.合作探究,深入品析
1.学一学
这首诗为什题为“星星变奏曲”?
变奏曲,是音乐术语,即通过装饰、改变时值和节奏、改变音符进行方向或次序等手段使音乐月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已变化的面貌出现,谓之变奏。系统的使用变奏手法做成的乐曲称“变奏曲”。
学生以诗歌体式入手研讨、回答,教师明确:
本诗的上下两节,工艺“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但是诗的下一节和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
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是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实体叫“星星变奏曲”,可为名副其实。
2.找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