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教案 > 教育资源 > 九年级语文教案

4.《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导学案含答案

[移动版] 1609541375

4.《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背诵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学习诗人从不同角度抒发爱国情怀。

3.品味诗歌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领略诗歌浓厚的文化底蕴。

【学习重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情感。

2.欣赏诗歌语言,抓住关键语句仔细品味。

【学习难点】

欣赏诗歌凝练的语言,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能深入诗歌的意境。

【自主预习案】

1.了解莱蒙托夫、休斯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诗歌的文化背景。

①莱蒙托夫被尊为   文学史上“    ”。他一生充满忧患意识,素以忧国忧民著称于世。他别具一格的抒情诗人的气质使他的全部创作都饱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祖国》从独特的角度,以自己的方式,抒发了对祖国“     ”。

②兰斯顿·休斯(1902—1967)是著名的   诗人。黑人文艺复兴时的领袖,被誉为“        ”。《黑人谈河流》这首诗是休斯乘车去墨西哥的旅途中一气呵成的,列车缓缓从密西西比河上的铁桥上驶过,他由这条古老的河想到     ,想到林肯总统为了废除奴隶制,亲自乘木筏沿着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到新奥尔良,他又想到黑人过去生活中的其他河流──       。诗就这样产生了。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黑人的苦难和斗争,但却可以激起黑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可以唤起他们争取自由的热望,可以增强他们为美好未来而斗争的信心。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虔信(      )    慰藉(      )    惦念(      )

颤抖(      )   镶嵌(     )   深邃(      )

晨曦(   )  沐浴(   )  潺潺(   )

河畔(   )  瞰望(   )  浑浊(   )

黝黑(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虔信:                                          ②慰藉:               

③晨曦:                                ④深邃:

⑤瞰望:

4.《祖国》一诗中诗人铺叙了俄罗斯的草原、    的景象,描述了自己在乡间小路上“乘着马车”,“       ”,寻找“      ”的过程,并截取了了几幅祖国的土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画面,详细地描写了     的场景,抒发了对祖国“     ” !

5.《黑人谈河流》中诗人想通过“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①俄罗斯 民族诗人 奇异的爱情  ②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黑人的命运 非洲的刚果河、尼日尔河和尼罗河  2.qián  wèijiè  diàn  chàn  xiāngqiàn   suì  xī  mùyù  chán  pàn  kàn  húnzhuó  yǒu  3.①虔信:虔诚地相信。 ②慰藉:安慰。 ③晨曦:晨光。  ④深邃:深远,深奥。  ⑤瞰望:从高处往下看。  4.森林 河流 透过苍茫的暮色 颤抖的灯光 农家生活的场景 奇异的爱情  5.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黑人对河流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这是华夏儿女对祖国深情的告白。爱国主义是诗歌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永恒的歌唱。今天,让我们在浓郁的诗情画意中感受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对祖国奇异的爱,在奔流的密西西比河上倾听黑人休斯发自肺腑的自豪的歌声。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听读诗歌。

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莱蒙托夫用他奇特的想法抒发了对祖国的爱。边听范读边用笔勾画。说说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内容来表现这种“奇异的爱情”的?

通过写俄罗斯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来表现诗歌的主旨。

2、莱蒙托夫的《祖国》在平实的形象描写中抒发炽热的爱国情感,休斯的《黑人谈河流》却在深邃中显现自豪的民族感与自信心。朗读课文,说说“古老的黝黑的河流”喻指什么?怎样理解“河流”这一高度凝练的意象?诗人想通过谈“河流”来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古老的黝黑的河流”喻指黑人的历史。 河流是个高度凝练的意象,可以将其理解为历史的象征。 黑人对历史的追溯,就是对自身历史的追溯,就是对祖先和故土的寻根。

三、聚焦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二)品读诗歌。

3、马车跃过村落间的小路,目光透过苍茫的暮色,那闪着微光的白桦,那醉人的农家笑谈,这可爱祖国大地上的一草一木,怎能不引起诗人悠远的向往!在《祖国》一诗中,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是通过描写哪些意象表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看法。

诗人所抒发的爱国之情主要通过描写俄罗斯大地的夜色及夜色中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在《祖国》中,诗人以平实的笔调描写俄罗斯原野的景色,还详细描述自己在原野夜色中旅行的感受,以及和农民一起欢乐的场景。诗人没有使用激烈昂扬的口气直接抒发对祖国的爱,只让自己的情感在寻常的生活里缓缓释放。在对原野景色和农家生活的描述里,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俄罗斯祖国深切的爱,这种爱是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

4、当列车缓缓地从密西西比河上驶过,诗人的思绪随着汹涌澎湃的河水奔腾不息,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又一条孕育了黑人历史的河流。他感觉“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在《黑人谈河流》一诗中应该怎样理解“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样深邃”?这句诗两次出现有什么表达效果?

“我的灵魂像河流一般深邃”,可以理解为由于黑人对“河流”(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文化的成果都在黑人的“灵魂”里有所积淀。这句诗,是作者代表全体黑人发出的自豪的宣言:黑人种族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种族。这句诗在第二节和第五节两次出现,形成结构上的前后呼应。

(三)赏读诗歌

5、“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平凡的树木农舍还是深邃的长河大江,在诗人笔下,它们都被染上了特殊的情感。请欣赏《祖国》第二小节,说说作者如何让炽热的爱国之情通过平实的景物表现出来的。

诗人铺叙了俄罗斯的草原、森林、河流的景象,又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在乡间小路上“乘着马车”“透过苍茫的暮色”寻找“颤抖的灯光”的过程,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那两棵闪着微光的白桦”,这是他截取的几幅祖国的土地上常见的、令他感动的画面。诗人没有选择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或是不同寻常的场面,只描写了自己在祖国土地上看到的最平常的景色,正是这些寻常景物,在日厮夜守中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爱情”。

6、世界不是缺少爱,而是缺少发现爱的眼睛与感受爱的胸怀。品味下面的语句,并仿照例句写几句话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祖国啊!我爱你那野火冒起的轻烟,因为它们在我的眼恰似一支优美的小夜曲,是那样美妙动人!祖国啊,我爱你那小山丘上闪着微光的白桦,它们正像依偎在一起的情侣,亲密无间,紧贞不渝!

祖国啊,我爱你那                   

                           

祖国啊,我爱你那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从那里飘出的是和美的交响曲,温馨的春之歌!那醉酒的农人的笑谈,那笑谈里有着多少丰收的喜悦、生活的和乐啊!农人们伴着口哨舞蹈,舞姿里有着生活的多姿多彩,伴和着生活的甜美怡人!                

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回顾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诗歌思想感情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表现,懂得了运用描写具体形象来传情达意的写作手法,知道了爱国情感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崇高而美好的共同心声!爱国,是一面飘扬在世界各国上空的永不褪色的旗帜。诗人笔下那种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今天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的。掩卷遐思,备感肩上使命崇高,恰如一代伟人毛泽东吟唱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愿我们能挂云帆济沧海,谱写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磅礴诗章。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拓展检测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覆盖(fù)   白桦(huá)  颤抖(chàn)

B.汹涌(xiōng)  慰藉(jì)   虔信(qián)

C.浑浊(zhuó)  瞰望(kàn)  黝黑(yōu)

D.晨曦(xī)    河畔(pàn)  深邃(sùi)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A

A.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恭敬而相信)

B.都不能激起我心中慰藉的幻梦。(安慰)

C.我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惦记、怀念)

D.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深奥)

3.爱国情感,古来共谈。落花飘零,龚自珍写下 “                  ” 《己亥杂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怀;沙场点兵,辛弃疾唱出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表达矢志收复中原,赢得一世英名的伟大理想。身陷囹圄,文天祥悲吟“                ”《过零丁洋》,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课内语段阅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战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

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

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

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的汹涌的河水的奔腾;

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

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

惦念着自己夜间的宿地,迎接着

道路旁荒村中那点点颤抖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4.找出统摄全诗的一句诗。

                        

5.这段描写了俄罗斯的哪些景物?试分析其中蕴涵着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如何理解“但我爱――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的?其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诗歌的语言具有凝练、质朴美,也有韵律节奏美,请你品析一下选段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5.诗人铺叙了俄罗斯的草原、森林、河流的景色,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在乡间小路上“乘着马车”“透过苍茫暮色”寻找“颤抖的灯光”的过程,还有几幅祖国土地上常见的让人感动的画面,这些正好唤起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感情。  6.“但”及两个破折号,表明作者对祖国的“爱”是强烈的、不可动摇的。  7.提示:从诗歌里找到句子,加以品析,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信的宁静。”一句中“鲜血换来的”,突出了光荣的来之不易,语言凝练、质朴。且句尾“荣”“静”圧韵,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

●课外语段阅读。

大 自 然 之 歌(节选)

陈世旭

①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

②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

③森林有诗。

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

⑤走向森林,常常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

⑥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风吹落潮湿的种子。季节更替,在森林到处荡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倾听森林的语言,你将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生活的困惑与感伤随风而逝。走在森林,你会发现你是快乐的,森林是无声的呼唤,充实了你原本空洞的灵魂。

⑦因为惰性和缺乏勇气,我任从自己常年被囚禁在嘈杂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楼群像树林,只是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令人恋眷的狗尾巴草的清香。孩子们长大了,不会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楼群的颜色顽固,隐去了季节的界限;窗口在夜晚筛下星星,挤窄了无边际的想象;钢筋水泥傲然挺立,带来了坚硬工具的压抑。这是化工森林。在这里,躺着的心事结成青苔,站立的思想竞争阳光,人们掩起私下里表情丰富的脸庞,让善意和温情在陌生中蛰伏窥望。

⑧只有森林才会有真正的歌唱。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远。森林里最多的是树,每棵树都是歌手。

⑨走进森林,走进歌声,走进激动的曲调和流畅的节奏。带着幻变的梦境,灵感和鸟语花香,离开城市的喧嚣,演奏自己的乐章。让漫天的音乐的羽毛,化作无边的新绿与嫩黄。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

⑩每次我都会力图进入森林的深处。穿过茂密的、散发着浓郁的树脂和草莓香味的松树林,心里泛起一种甜丝丝的快感。林中的湖泊像美人的镜子,波光粼粼地闪烁在无边森林的怀抱,映照着蓝天的纤尘不染和青山的雄浑与妩媚。

⑾头上树桠上,这儿那儿站着不知名的鸟。它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不时地懒洋洋地一跳。有时候落到离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飞起,它们拨起的风,直朝你脸上吹过

来。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有时候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片树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

⑿森林无疑有一种凝重的隐喻性质,暗示出生活最为深沉的一面。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

⒀契诃夫是那般动情:“不可思议的大森林啊,你永远放射着光辉,美丽而又超然,你,我们把你称作母亲,你本身包括了生与死,既赋予生命,又主宰灭亡。”

⒁风拂过思绪拨动迷离的眼神。卷起的红松皮被阳光照耀,摘它一片,发现东风沉醉于此的秘密:暗香诱着彩蝶,在树木之间传递着甜蜜。绿肥红瘦都被遗忘,而你将保留森林中的这一缕暗香;等有一天终于不能呼吸的时候,就融入树下的泥土,无声地悠悠地去到森林的漩涡深处,肃穆,庄严,神秘,而心,颤栗。然后在返青的季节,同蚂蚁、蚯蚓和飞虫、同所有卑微的生命一起,用柔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迎接春天的来临。一声鸟鸣,心便永不寂寞。

(选自《2010中国散文排行榜》,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有删改)

8.阅读⑤ ⑥两段,说说走向森林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⑦段却详细描述了化工森林,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纵观本文,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什么情怀?又给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森林带给人自由思考空间;(2)森林使人成熟,聪明,洞悉真理;(3)森林让人坦荡,消除困惑与伤感;(4)森林充实人们空洞的灵魂。(5)森林抚慰人们疲惫的心灵。 9.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森林中的各种自然事物和谐共处的特点,营造出一个充满诗意的自然环境。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用诗一般的语句铺排出各种自然事物在森林里的变化,增强了语句的气势,表达作者对森林的诗一般的独特感受。 10.此段用浓重笔墨描绘了一片化工森林(住在城市的感受),与上下文描绘的自然森林(走在自然森林的感受)做对比,突出了自然森林给人自由,给人快乐,给我智慧,让人充实,给人诗意感受等特点。11.作者试图用对森林的多种感受表达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在自然森林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循环回复、生生不息的自然法则。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