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教案 > 教育资源 > 七年级语文教案

孩童之道教学建议

[移动版] 佚名
一、本诗形象清晰,儿童的纯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诗段整齐,又有复唱。全诗从形象、韵律、结构等方面均表现出泰戈尔诗作的特色,对学生感知泰戈尔诗的风格有一定帮助。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把这首诗入选第一册教材。又鉴于泰戈尔广博、庞杂的世界观(杂糅东西方的宗教和民主、博爱)以及艺术手法的高妙,尤其是诗歌形象的象征意义,使诗歌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充沛的情感。在诗人笔下那形象而极富美感的诗句里蓄含着诗人对人生、人世的深邃而独到的泰戈尔式的理解及泰戈尔式的人道主义。如果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话,那么解读泰戈尔的诗歌作品亦然。所以不必限制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二、指导学生阅读本诗,可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读原诗;二是课外阅读泰戈尔《新月集》中的其他作品,或是浏览与泰戈尔相关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关的书目。在学生们课外阅读、欣赏课文、并了解了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后,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谈一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要说明的是,在对这首诗的理解上,切忌求同,要给学生们一个充分理解、欣赏的空间。关键要立足于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欣赏外国诗歌的氛围,一个学生自己进行“二度创作”的机会。

三、从本册书的安排上看,由于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孩童时代的纯真和美好,所以选取了许多可以在他们成长历程中给予精神滋养的文学作品。本诗中传达出来的那种真善美与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中所表达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可以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尽量“延长”学生的童年时光,如果他们能够带着儿童时代的真善美踏上未来的人生旅途,那定会一路行走,一路欢歌。

四、本诗想象丰富,正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模仿泰戈尔的作品,也进行诗歌创作,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