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中华文化 > 民俗

除夕的来历

[移动版] 作者:钟丽

除夕的来历

史料: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

来源:“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神话:“除夕”,在民间称为“过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们在和“年”的斗争中发现,年怕红颜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晚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其它:“除夕”在古代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岁暮、岁尽、暮岁等,民间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相关作品:除夕习俗 除夕的意思  除夕诗歌集锦  寂静除夕夜  龙的传人除夕夜不同习俗集锦

元宵节  春节的由来  中国传统节日资料整理

查看更多除夕 节日 春节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