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哈萨克族人口数为1250458人。
语言:使用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伊斯兰教传入后,1959年又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但推广条件不成熟,1982年恢复使用原有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
居住地:绝大多数集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哈萨克族自治州。
历史发展:
哈萨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新疆北部及中亚草原。与中国古代曾经统治过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带的以下古代民族有渊源关系。
乌孙(公元前2世纪~2世纪)、
突厥(6世纪中叶)、
葛逻禄、
回鹘(10世纪~12世纪)、
哈刺契丹(12世纪)、
克烈、
乃蛮、
钦察(12世纪末~13世纪)等
18世纪中叶起,沙俄侵略中国,并侵入哈萨克草原和原属清伊犁将军管辖的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1864~1883年,沙俄以讹诈和军事威胁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条约中“人随地归”的规定,侵占了原属中国的哈萨克族及其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