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解题指导
一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总体把握作者抒发的感情。学生只要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即可。至于段落划分,不必强求一致。答案见“整体感知”。
二 这段文字共用了三个“邪”字,三个“也”字(“信也”“梦也”“何为而在吾侧也”),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五个“矣”字,则表示不得不信这一噩耗的无奈。
三 答案见“有关资料”。
四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意在让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不作统一要求。
《祭十二郎文》教学建议
一 这篇课文感情真挚,抒情语句较多,有的甚至是泣血带泪。其中有两处最为突出。一是作者得到十二郎猝然病死的消息一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乎”字,三个“也”字,五个“矣”字,文辞抑扬顿挫,感情跌宕起伏。二是“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好像与十二郎当面交谈,自然亲切,入情入理。诵读时要注意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读出应有的感情波澜。
二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闻汝丧(sàng)之七日及长(zhǎng)不省(xǐng)所怙(hù)兄殁(mò)南方省(xǐng)坟墓归取其孥(nú)丞相薨(hōng)佐戎(róng)徐州孰谓汝遽(jù)去吾万乘(shèng)之公相殒(yǔn)其生窆(biǎn)不临其穴尚飨(xiǎng)
三 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教学中宜主要采用诵读法。除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外,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逐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文意。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板书,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的审美意境中。
四 板书设计
引子
1叔侄深情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三别三会
抱憾终生
2噩耗传来 信然邪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
其梦邪 东野之书
耿兰之报
信然矣 天难测 神难明
理不可推 寿不可知
己身 未老先衰
将从汝而死
冀孩提成立
死因 软脚病
3 祭奠亡灵 吊慰家属
改葬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