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指导
一 欣赏剧本,首先要弄清剧本中的矛盾冲突,进而体会冲突的社会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读好剧本;同时,还要能准确把握戏剧人物的性格特征,能结合戏剧语言作具体分析。
课文一共有两场矛盾冲突,第一场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冲突,第二场主要是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对于这两场冲突的实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和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另一种认为冲突的实质是大家庭内部的矛盾,剧本暴露了大家庭内部的罪恶。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不求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可自由选择戏剧人物作简单分析,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语言进行分析。
二 本题通过揣摩潜台词,体会人物语言的深层含义。
1.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慧,也很规矩”。已知实情的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
2.侍萍的反问,既有因为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蔑视,从而显示出自己的刚强和自尊。
3.说“鲁大海原来是我的儿子”,只是平淡的叙述,看不出说话者的感情。用四个短句,形成急促的语气,表现了周朴园极度不安、激动的心情;连续出现上升语调,又使他的不安、激动中带上了几分惶惑,真实地再现了他当时的心境。
4.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明了她思想的转变。第二句利用同音词语的转折,巧妙地表达了侍萍那种母子相见却不能相认的痛苦、复杂的心情。
三 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必要的情节,要能够言之有理。
这道题是一个开放题,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但要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可让学生课下进行充分的准备,写出一份发言提纲,然后在班上组织讨论。
学生可能会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没有感情,30年前是玩弄,现在的回忆也是虚伪的;一种认为有感情,三十多年前是真心喜欢,只是受家庭的逼迫不得已让侍萍离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