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本源题]完成下面的练习后,背诵这五首律诗。
1.近体诗以首句不押韵的为正格,押韵的为偏格。
这五首诗中,
属于正格的有:
属于偏格的有:
2.杜甫的律诗首尾两联也常用对仗。这五首诗中,
首联用对仗的有:
尾联用对仗的有:
3.律诗的基本章法是:四句为一层,前后共两层。试归纳下面几首诗前后两层的大意,体会杜甫律诗章法的严密。
例《客至》:前一层叙客人到来;后一层叙以酒相待。
(1)《旅夜书怀》:
(2)《咏怀古迹》(其三):
(3)《阁夜》:
(4)《登岳阳楼》:
[题目解析]设题目的是将复习押韵、对仗、章法的常识跟练习背诵结合在一起,既要巩固旧知识,又要加快记诵的速度,是为一举两得。应注意的是,第3小题归纳层次大意须以整体感知为基础,为分层而分层是毫无意义的。
参考答案:
1属正格的有《客至》《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属偏格的有《咏怀古迹(其三)》。
2首联用对仗的有《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尾联用对仗的有《阁夜》。
3(1)《旅夜书怀》:前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一层抒发自伤飘泊之情。(2)《咏怀古迹(其三)》:前一层写昭君出生地和远嫁异国;后一层写昭君怨情。(3)《阁夜》:前一层写阁夜景象;后一层抒发伤时感世之情。(4)《登岳阳楼》:前一层写登楼及洞庭景观;后一层抒发忧国之情。
二[课本源题]完成下面的练习,体会杜诗的沉郁风格。
1.在《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三首诗中,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与身世凄凉之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任选一首做一点具体分析。
2.下面的诗句写出了怎样的自然景象?任选一联说说你的感受。
①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②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③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题目解析]诗的风格问题过去没有提过,但学过本单元后学生对李白和杜甫诗风的不同必定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给以适当的点拨,学生就可以对这个问题产生初步的认识,这是设题的意图。但风格问题毕竟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道练习题只能就其中某一点来进行设计,涵盖的面越小越好,所以这道题只涉及杜诗的沉郁风格,而且专就内容说风格,不谈诗的形式(例如杜诗的章法和语言)。学生能否答好此题,关键是要看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程度。
答案要点:
1.例如《阁夜》中,以“鼓角”“野哭”写乱世之音,以星影“动摇”暗写乱世之象,都寄托了诗人忧国伤时之情。在这样的景况下,他独处天涯,远方亲友,音信全无,这自然又勾起了身世凄凉之感,然亦无可奈何,只能“强移栖息一枝安”而已。详见“鉴赏要点”。
2.例如“星垂”一联,出句写天地之广大,对句以江流暗示岁月的流逝。天地虽大,而诗人不过是其间的一只沙鸥而已,这景况又何等凄凉;更何况岁月不停流逝,此时他已到垂暮之年,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可见,此联虽是写景,却又寄托了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
三[课本源题]完成下面的练习,体会杜诗的多种风格。
1.《客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的风格同你过去学过的哪一首杜诗比较相似?
△2.《咏怀古迹》(其三)被誉为咏昭君诗中的绝唱,试与下面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