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课件 > 高二课件

《陈情表》ppt说课课件2[79K]

[移动版] 整理:09ping

资料简介:

幻灯片1


题目:《陈情表》的情感


学校: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分校


说课人:肖文峰


幻灯片2


说课流程


一、说教学背景


二、说教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板书设计


五、说教学效果评价


幻灯片3


一、说教学背景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陈情表》是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四篇,属于古代散文,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高考《考试说明》中有关文言文要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可以说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作用


幻灯片4


一、说教学背景


l 2 古代散文源远流长,学习古代散文,不仅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是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略其艺术魅力,感悟语言美,情景美,哲理美。


l          本篇叙事,论理,始终贯穿着作者的真情实感,古人云:“读《出师》不哭者不忠,读《陈情》不哭者不孝”可见,本文在中国古代散文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学习本文对于我们体会散文真谛和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作用




幻灯片5


一、说教学背景


2.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学生成绩相对较差。我的两个理科班学生一般是


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比较被动。作为高二下学期文言文,


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借助课下注释阅读并翻译浅显文言文


的能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翻译文言文有障碍,需要老师


点拨和学案做辅助。对于发散性较强,深入性较深的问题,


学生的深入思考不够,需要老师将较深问题分化为几个分段化问题。理科生的思维较活跃,他们对一些自主拓展问题的兴趣比较浓厚,



幻灯片6


一、说教学背景


3.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诵读古典


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


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


,读懂课文,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文言实词:


夙、凶、薄、息、寻、除、听、卒;


虚词,以,而;


掌握重点文言句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背诵第三段


(3)情感和价值目标: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体会文章陈情技巧










幻灯片7


一、说教学背景


4.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


作用,我将本课的


教学重难点设计为:


1积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理解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对于本文情感的理解,陈情技巧的体会。



幻灯片8


一、说教学背景


l 5.教材处理及重点难点突破


l         学生通过对照电子屏幕上课文原文自主翻译文言文,积累文言实词并做好笔记。归纳总结古今异义词,总结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


l          学生通过学案对总结的常用虚词以,之,而加以区分和训练。


l         学生在读中议,在议中读,体会文章的真切感情,通过对感人语句的分析,体会陈情技巧,





幻灯片9


二、说教学方法


新课标在文言文教学上有“两重一轻”,“两重”是指重诵读,重积累,“一轻”是指淡化篇章的琐屑分析。因为读背是积累语言、涵养精神,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在课堂上运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学案法,讨论点拨法解决教学目标。


幻灯片10


二、说教学方法


l 朗读法:通过种方式的诵读(听朗读录音,齐读,诵读,品读)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l 问题探究法:对理解作者情感要通过问题的不断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l 学案法:对重点字词进行对比,归纳,总结


l 讨论点拨法:对较难的实虚词学生进行讨论,生在质疑讨论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凄苦身世苦情、孝亲之情、君臣之义。



幻灯片11


三、说教学过程


l 根据《陈情表》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三课时完成。


l 第一课时:掌握文学常识,熟读课文,疏通1 ~2段文意,重点解决1~2段实词 虚词 文言句式


l 第二课时:疏通3~4段文意,重点解决3~4段实词 虚词 文言句式。解决学案归纳总结的本课重点文言知识。


l 第三课时: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以及本文抒情的写作方法





幻灯片12


三、说教学过程


l 针对第三课时品读作者情感,揣摩抒发情感的巧妙之处,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l 一导入:苏轼曾言: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可见出师表具有十分强烈的感人力量。



幻灯片13


三、说教学过程


l 二研读课文


l  研读第一段


l 学生集体朗读第一段,注意感情基调(凄苦悲凉)


l 1问题:第一段的总起句是哪一句?


l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l 2作者不幸的四个层面:


l 父死母嫁


l 自幼体弱多病


l 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


l 祖母长年卧病在床


l 3作者交代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有何作用?


l (1)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l (2)为后文作者表达尽孝责无旁贷做铺垫(需点拨)


l 4奠定了全文凄苦悲凉的感情基调






幻灯片14


三、说教学过程


l 研读第二段


l 男生齐读第二段


l 1问题:朝庭对待李密不能出世的态度是怎样的?


l 答:逼迫


l 2问题:李密处于一种怎样的处境?


l 答:进退两难


l 3问题:进难在何处?退难在何处?


l 答:进则无以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


l         退则不能回报朝廷的知遇之恩


l (在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可点拨学生联系背景)
















幻灯片15


三、说教学过程


l 研读第三段


l 女生齐读第三段


l 1问题:李密为什么说:“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l 答:怕引起晋武帝的怀疑。


l 2问题:作者全段在“尽节”和“保养”上矛盾,最后作者表述了自已的愿望是?


l 答:区区不能废远



幻灯片16


三、说教学过程


l 研读第四段


l 群体学生齐读第四段


l 1问题:李密提出了自己“愿乞终养”的请求,而且还提供了一个能够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


l 答:先尽孝后尽忠


l 2问题:理由是什么?


l 答 :“臣密今的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幻灯片17


三、说教学过程


l 三《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的语言,说它“至性之言,悲恻动人”,同学自读课文,画出读来感人的句子。结合文章的构思及内容,说一说这些语句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


l 重点赏析语段(句式,用词,修辞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幻灯片18


三、说教学过程


l 1“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l      ( 以落日喻人命,贴切在刻画了祖母苍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浓烈的抒情色彩,能极大地引发读者的同情;“朝不虑夕”虽是夸张却给人无可置疑的真实;再加上四字骈句,有诗一般的韵律,如泣如诉,读之无不令人动容泣下)


l     四字骈句: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闵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 成立……”


l       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让晋武帝化严为慈。





幻灯片19


三、说教学过程


l 2、对偶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l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l       运用对仗工整的对偶句式,使语气显得 强烈,语意简洁凝练,读来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l 3比喻句:


l “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l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l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l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l       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幻灯片20


三、说教学过程


l 四【讨论】有人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


l (开放性题,自述其理即可。


l       关键词:忠   孝)


l     五课堂小结


l      《陈情表》打动晋武帝及世人的是“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私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


l      六作业


1 背诵第三自然段  2完成学案


幻灯片21


四、说板书设计


陈情表


李密


祖孙情深(尽孝)     尽孝日短     先尽孝


          揭示矛盾


君臣义重(尽忠)     尽忠日长     后尽忠



陈情技巧:


四字骈句    对偶    比喻


幻灯片22


五、说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通过对四段文字的诵读,揣摩作者思想情感,从中体会作者的孝。在课堂上反复诵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体悟情感的能力。对重要信息随时进行标化,在诵读和讨论中感受作者的情真意切。


由于缺少经验,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幻灯片23

文件格式: 

文件大小: 1 0 79 KB/MB

授权方式:会员

下载地址:1.点击下载地址无反应 2.下载后不知文档在哪里?)

说明:

1.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为防止恶意链接,下载权限限制为本站会员。

2.如无法下载,请加华语网站务微信留言。

3.获取会员权限:免费或赞助均可获取会员权限。

免费成为会员:提供以下文档,可以升级会员(最低100点)。请加站务微信,提供部分资源供核对,站务确认后再提供完整资源。

①本站未收录的中考、小考语文试卷。②当地市县统一考试的各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赞助成为会员:100元1000点,本站无收款功能,请加站务微信后转账即可,华语网站务会立即把【会员名和密码】发给你!

如无微信,可查看更多【赞助方式介绍】,赞助前敬请查看【会员详细权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