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用黑色中性笔作答。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
一、(2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烙(lào)铁 晕(yùn)车 粗犷(guǎng)莘莘(shēn)学子
B.称(chèn)心 遂(suì)愿 船舷(xuán) 茅塞(sè)顿开
C.应(yìng)届 角(jué)色 笑靥(yǎn) 不落窠(kē)臼
D.模(mó)板 惬(qiè)意 广袤(mào) 风靡(mí)一时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桑梓 脉搏 忘年交 察言观色
B.装潢 谙熟 黑黝黝 肺腹之言
C.跌宕 家俱 绊脚石 心无旁鹜
D.宽宥 殉私 闭门羹 鞭僻人里
3.根据句意,下列加点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 )(2分)
A.舍前有两棵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B.奶粉含有有毒物质被揭发后,政府急谋对策,遏止(遏制)相关制品流人市面。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杳无音信)了。
D.人要变成野兽,比变成圣徒要容易千万倍。自古以来,变成野兽的人多如牛毛,但变成圣徒的人却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4.下列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予以改正。(2分)
(1)神舟七号升空,中国航天员实现太空漫步,使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鉴于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蔓延,我国也发现多例输入性确诊病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全力拉制疫情在我国传播。
5.名句填空。((1)(2)小题必做。(3)(4)小题选做一个)(5分)
(1)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4)_______________,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6.名著阅读。(5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童趣盎然的作品。其中,“洞中历险”写的是汤姆与蓓姬在洞中三天三夜的历险经历,期间,他们遇到过印第安人乔。半月后,汤姆打开堵死的洞口,发现 _______________。当汤姆带着哈克再度进人山洞,他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2分)
(2)《三国演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一个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有关的歇后语,并简要介绍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
歇后语:
故事情节:
7.下面材料中的古诗、古语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
2009年3月13日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中外记者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提问时,有三处引用或改编了古诗、古语。它们分别是“取火莫若取遂,汲水莫若凿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启示: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8题。(4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8.(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所。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
(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A B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C D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5题。(9分)
麦黄黄 杏黄黄
李翔
①父亲要出山做麦客去了。
②他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头戴一顶半旧的草帽,手握镰刀,肩上挎着塞满干粮的黄挎包,对母亲说:“今年想走远些,多挣几个,赶麦子搭镰了再回来。”父亲见我在被窝里骨碌骨碌地转着眼珠,指着腰间的黄挎包说:“听话,好好念书,到时候给你买一口袋杏子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