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18世纪海盗的后裔意思是像花园一样美好的地方2.照应了“无人的荒岛”,引出了“高大的房屋……活泼的孩子”3.虽然这岛是无人荒岛,但我亲手把他建成乐园,我骄傲自豪啊4.与老友亲手创造美好生活的经历相比,他深感惭愧,因而说不出话来。他虽然富裕,却只是别人的雇佣,在小岛的主人老友面前,他当然自豪不起来5.略
1.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引名言警句(引用);列举事实(摆事实) 3.A D 4应画在“要这样”之前,是条件关系5.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
1.① 增强语势,表达清晰,有力量② 语气坚定,不容置疑,表现出所提问题的重要性2.中国革命整个革命历程刚刚开始3.务必……务必……4.比喻论证5.从“更艰苦”后划开
1好2.“友邦”人士,莫名惊诧3.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4.列举事实,运用对比5.所谓“友帮”人土,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同伙,是国民党政府的后台,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1.李洪志的歪理邪说在短短的几年里蒙骗了那么多人,原因之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迷信命运的传统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2.迷信“命中注定”“命凶”或“命硬”,总可以“捷解”(运命是有方法转移的)或拜神求佛或画符念咒或看风水施法术 3.讲道理(引证法)摆事实(例证法)4A5.用科学来改造某些人对命运的迷信思想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欣赏与练习设计
1.做事事情2.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某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多好啊;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它,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的幸福3.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4.因为失去听力的人,再不能‘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他们能够享受的只有“光明”。换成“盲”或“瞎”不好。因为盲人对光明是没有切身感受的5.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平庸(他对眼前所见熟视无睹) 6.“方便”只能看东西、辨方向“更多的意义”指看清眼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从中寻求生活的乐趣7.作者的写作用意在于,告诫人们要珍惜大好光阴,不要虚度年华;启迪人们注意“是用眼睛”,认真审视社会,审视生活,欣赏生活的美,陶冶自己的心灵
l.栖 呵2.D3.A4.打比方、列数 字、举例子5.B6.海冰:北冰洋的“空调器”
1.B2.C3.C4.D 四、1.略2.第一层(1---2)总说北京园林的特征 第二层(3一6)具体说明北京园林建筑的布局。设计、色彩等特点第三层(7)总结上文总分总3.B4.D5.① 布局工整、对称决不讲究对称,追求自然之趣② 在细微之处见匠心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③色彩艳丽黄红极少使用彩绘淡灰白色 6举例子列数字是为说明“细微之处见匠心”7.为了说明“嫦娥奔月”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8.不能因为“大多”表范围,如果去掉,北京园林的色彩就都是金黄或大红了,不符合实际
1、急中生智 笑容可掬 心不在焉 无所适从 无可救药 前所未有 游刃有余 叱吒风云 2、怀疑 兴奋 美好 紧张 慷慨 贫乏 3、毫不设防的信任像一面镜子一下子让他看到了内心的丑恶 4、一面镜子 一扇不上锁的门 5、议论 主旨 6、略
1.B2.C3.C4.D
1.放在“……史册”后2.略3.④ ① ③ ⑤ ② 4.()从作用上说明侗家风雨桥独具一格的特点(2)概括说明侗家风雨桥造型艺术独特、建筑技巧高超(3)以程阳风雨桥为例,具体说明侗族风雨桥造型艺术独特(4)说明侗族风雨桥建筑技巧高超5.C6.举事例:“著名……风雨桥”;作比较:“其坚固程度不亚于……不损”7.BS.作诠释9.先概括后具体
1.形式优美,结构坚固;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2.C3.选自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设喻重在形似,以说明事物的特征;《北京立交桥》是记叙文,设喻讲究神似,以加强诗情画意个不能换。“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作者语)5.“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表现了语言的准确性6.A7.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8.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
1A项少了“培植草皮”,以偏概全;C、D项是对说明对象特征的说明,故选B;2.根据句与句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应选B 3.抓住文中“其次”这一关键调,确定选C; 4① X,此题考“就境品词”的能力,前一“固定”只指某一时期,后一“固定”具有永久性;② X,第一段第(6)句也是中心句,第三段中心句是第② 句;③ X,前句揭示了其他标点符号不具有的属性,属下定义,后一句只是作诠释;5.选B,A项漏说了用于流动沙丘的“植树·种草”这一治理方法,C项漏说了“保护”,D项混淆了“种植”“保护”“成长”这三个概念;6.D。
l.C 2.A 3.绝不讲究对称 4.D5.C 6.D
1.马克思三种美德:实事求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著作等身,成就卓著。某些人的三种丑行:揽功推过,作假谋利;自私自利,损人利己;位尊权重,自吹自擂2.C3.事实论证,对比论证4.‘死后的生命”指死后的名誉、名声,是比喻的说法。“活着的生命”是实指5.A
1.段首第一句话2.“出世”是说“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入世”是说“用高超的学术成绩匡济天下” 3.① ||② ③ ④ ⑤ ⑤ ① ||③一层提出论述中心:朱先生遗产最珍贵的还有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二层举例论证朱先生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三层结论,说明来先生有如此人生态度、治学精神的原因:“胸襟旷达、眼光高远,以学术为生命”4.引证、例证
1.中心论点:第一自然段2.课外阅读犹如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3.相同指“有些同学写作文,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可写4.共有3个分论点,分别是②③④自然段的第一句话5.比喻课外阅读这个问题解决了,与此相关的写作问题也很容易得到解决6.① |② ③ ④ ⑤ |(6)(7)(8)(9)(10)|(11) 7.C
1.精通外语和计算机 艺术趣味 艺术趣味对所谓“档次”的狂热追求2.浅薄粗俗3.A4.不矛盾。“无用”,是指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但读诗可以使人深沉优雅,与众不同,富有气质
1.工农业的建设和领导2D 3.摆出现象,为论证中心论点提出现实的依据,使文章具有现实的针对性4.不但如此递进5.愚昧落后。不开化 蛮横粗暴 指出不懂科学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反讲道理
1.①心脏在夜间还在工作②生命在继续着③每次呼吸只有部分肺泡在工作④神经系统在人睡觉时仍在紧张地工作 2.①大量②部分③据试验④极端重要最大历.心脏休息时间倒比工作时间长3.肺脏就像一台鼓风机,不停地把富含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助燃”,把富含二氧化碳的废气排出4.文中第一句话5.全文呈总分式结构30.循环系统十呼吸系统十消化系统一调节系统十神经系统
1.富且益坚2.事理论证事例论证对比论证3.富起来的人们,要坚定人生的正道,似乎并不容易4.财富的占有者,要修炼到不为财富所‘沾有”,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必须有“富”且益“坚”的节操5.第一段是从反面举例,第二段是从正面举例6.惟有两者和谐统一的人,才算得又富又强的人
1.D 2.C 3.C和D 4.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5.A6.论点①句 论据②③④⑤句结论(8)(9)句7.表达了作者坚信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坚信人民一定胜利的豪迈的思想感情
1.读书贵有疑 疑能打破迷信 疑能增进兴趣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2.要点:“无疑”说明不会读书,不会思考,需要教给他方法,教他学会独立思考,使之头脑里“有疑”;学会了“有疑”,就要想办法去钻研,千方百计去解决疑问,如此才能变成“无疑”。(前者是因为看不出问题所在,所以“无疑”,后者是解决了问题,所以才是真正的“无疑”。)3.②③④⑤;⑥⑦4.言之成理,事例能证明观点即可。
(1)当科学家也不一定要多念书。 (2)①那些学历低而成就卓著的科学家……才在事业上有所作为的 ②科学家在攻关道路上……才使研究项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况也有 ③一些有作为的科学家……失去了学习机会 (3)读书大有用。 (4)B(本文抓住论据的虚假性,以驳论据为突破口) (5)不好。原句是双重否定句;改句是肯定句,削弱了批驳的语气,失去了强调无一例外的意味。 (6)反问。语气强烈,批驳有力。 (7)不管你将来干什么,从科学工作者到普通工人,从个体户到家庭主妇,都少不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8)驳新“读书无用论” (9)一、①段提出谬论,树立靶子。 二、②—④段具体批驳谬论。 三、⑤段阐明正确观点。
1.“吞”:泛读或博读(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啃”:精读(咀嚼消化,强行吸收)体悟(焚香沐浴,如饮醍醐)(可从文中找答案,也可自己概括。)2.层递(层进、递进)关系,(1分);“吞”是知识积累的必经之途,“啃”是在“吞”之基础上的知性提高,“品”是在“啃”之基础上的悟性升华;“乔”至其博,“啃”至其深,“品”至其灵性——若无博与深,则灵性无其根本。(1分)(意思相符即可)3.A4.开放题,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 先民无法接触到的现代人或同时代的人 2. 不读书、假读书和真读书三类。不读书:瞌睡,不肯认真听讲,不肯自动用功,考试不及格。懒惰。假读书:对读书不感举,只是受了父母师长的督责,既入校求学,就不能不读书,因此把读书视同一种义务,敷衍塞责,应付考试,及格就满足。毕业离校后,不肯继续自动读书。认为读书只是一种义务,并非出自诚意。 真读书:读书出于诚意,把读书视为自己的权利,认真读书,不肯放过任何读书的机会。毕业离校后,不肯离开书本。对于读书感到兴趣。 3.递进关系 4.A 5.辛辛勤勤地尽量收集可供食用的东西,不管是现在用得着或用不着,不管是现在已否有多余。只有收集之功,没有加工之功。 蜘蛛式:不靠向外辛勤收集食料,靠自发的,而非对外的努力,以达成其目标。靠内在的努力,靠思考。 蜜蜂式:靠读书和思考。 6.求知不只是读书,不只是认真读书,而且要自发地思考,要在吸收前人和他人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己的思考,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有用的知识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7.要爱读书,真正做个读书人;更要会读书,善于思考。
1.读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还必须选择一部分最重要的著作加以精读和背诵2.古今中外3.门:某个问题 钥匙:某个观点4.有助于透彻地理解著作内容从而丰富学识。(2)解决教学与研究中的实际问题。(3)有效提高写作能力。5.乙处。第⑤段是论读书与作文的关系。这句话正是总结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因此应放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