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第21课《梦溪笔谈》二则答案
一、课前预习
1.(1)huì (2)ránɡ (3)fàn (4)yí(5)qū qiè(6)lǚ
2.(1)遮盖 (2)年成 (3)嫌,担心 (4) 所以 (5)赠给 (6)走,踩踏
3.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子方虫正危害秋田作物时,子方虫的天敌“傍不肯”应运而生迅速消灭了它,年成因此而获得了大丰收。
4.如何解决塔动问题是说明的重点,所以应详写,这样就突出了说明的中心;而实施过程不是重点,所以就略写。
5—6.略
二、课堂练习
1.(1)将“经常”移到“出现”前。
(2)在“朴素”后面加“的品质”,或将第二个“而”改为“和”或“与”。
2.今年国内主要粮食品种的价格可能持续走高。
3.《梦溪笔谈》 沈括 存中 北宋
4.①遮盖 ②全,都 ③十天 ④庄稼丰收
5.①语气助词,无义,可不译。②代词,指子方虫的天敌。
6.围绕子方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7.①子方皆尽 ②启示我们:如何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充分发挥某些农作物害虫天敌的作用,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产、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8.①铺、排 ②遵照 ③因为
9.①正在建造的木塔 ②他的,指匠师的 ③他的,指喻皓的 ④这,指解决塔动的问题 或 固塔这件事
10.①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
②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11.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三、巩固拓展
1.(活动一)只要是平时观察到的环境污染的情景即可。示例:镜头一:学校旁边的池塘到处撒满垃圾,杂草丛生,原本清澈见底的池塘变得污浊不堪;镜头二:学校旁边的菜场,到处是废弃的塑料袋与垃圾,连空气里也弥漫着各种“怪味”。
(活动二)示例:计策一:多植树造林,还大地一片绿色生机;计策二:建立垃圾处理中心,垃圾集中存放,集中处理;计策三: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公共环境。
(活动三)只要办法可行,且叙述清晰即可。 2.C
3.李惠让相争的两人看(从羊皮上打下的)盐粒,背柴的人就主动接受惩罚。
4.李惠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语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
5.提示:做人要诚实,不能见利忘义。遇事要善于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