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枣阳市平林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移动版] 作者:1609541375

枣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横线上。(2分)

书卷多情是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这样静谧的夜晚,微风徐来,树叶轻轻颤动,仿佛优美的摇篮曲。漫步树影婆娑的小路,聆(    )听夜莺的歌唱,让微风从眉宇间缓缓吹过,惬(    )意无比。

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国产笔记本电脑海尔简爱7从全球4252件世界级精品中崭露头角,成功摘取了“工业设计奥斯卡”红点奖。

B.面对一个个饮酒驾驶员导致的惨痛教训,每一个有着社会良知的驾驶员都不会无动于衷。

C、我们面临的任务还很重,必须一鼓作气,全力出击,不彻底解决问题绝不收兵。

D、伏尔泰活过的四十八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初现的革命年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从长远看,能否保护古建筑的关键是全民素质的提高。

B.经过系统复习,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春日的襄阳,游人如织,好一派热闹繁华啊。

D.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应该是加大力度宣传,使保护环境的意识深入人心。

5.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限19字以内)

本报讯(襄阳日报记者 龚莉 )  昨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电视电话会,对今年的高校招生考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据市教育考试院主要负责人介绍,按照教育部要求,从今年起,我市将逐步加大科技成果在考试工作中的运用,今年高考期间,我市将首次启用“高考保密室网上巡查系统”,用高科技手段确保高考试卷安全保密工作万无一失。

据悉,今年我市高考人数再度下降,共有41600人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了1100人。

(2011年5月10日襄阳日报)

6.名著导读。(2分)

“外祖母到来之前,我仿佛在昏睡,仿佛躲在黑暗中。她的出现唤醒了我,使我见到了光明,她把我周围的一切联结起来,把这一切编织成色彩缤纷的花边图案。她很快就成了我终生的朋友,成了我最贴心的人。她最理解我,也是我最珍贵的人,这是因为她对世界充满了无私的爱。这种爱使我感到充实,使我在艰难的岁月里充满了坚强的力量。”

上述文字选自《   》,作者         ,

文中的外祖母的性格特征是:

7.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 学而不思则罔,                。

② 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                  ,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漫步唐诗宋词,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读范仲淹,会品读到“浊酒一杯家万里,              ”的无奈;读苏轼,会领略到“               ,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读李清照,会体验到“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悲凉,读杜甫,会感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               ”的情怀。读李商隐,会感受到“春蚕到死丝方尽,                 ”的奉献精神。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说话有艺术,会使生活减少摩擦增加美好。、小杨和小李,为了一点小事,两个人在自习课上大声地争吵起来,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用委婉的语气进行阻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我们正在走近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步入青春,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憧憬自己的未来,那就让我们为火红的青春鼓劲。加油、歌唱吧!请以“青春之歌”为主题,开展一次实践活动。

①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前,老师让你在黑板上写一句简洁、凝练的主题语,以营造活动氛围。(2分)

你书写的主题语是:

②下面是已设计好的两种活动形式,现在请你再补充一种形式,以使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更加完美。(2分)

形式一:举办名人青春故事会

形式二:举行诗歌朗诵会

形式三:

③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个“名言大比拼”环节,要求各小组分别说出有关青春的一个名言来,你代表小组说的是:(2分)

名言:                 作者:

④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次活动中有个环节是“对联话青春”,老师给出了一则关于青春的下联,请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上联(填序号):(2分)

上联:    寻几许阳光放飞梦想

下联:

备选下联:

A、驾一叶扁舟挥洒青春    B、看潮起潮落无悔青春

C、雨止时碧滴点点      D、邀三片绿叶舞无暇青春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10—11题。(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11、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 《湖心亭看雪》)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查看更多中考 模拟 枣阳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