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专题汇总3)考点复习4
一、作家作品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罗迦·费·因格,美国实业家。
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3.《短文两篇》中《谈读书》作者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不求甚解》作者马南邨,邓拓的笔名,当代作家,主要著作有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等。
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鲁迅。
二、字音字形
1.正音字
根深蒂(dì)固 |
汲(jí)取 |
矫(jiǎo) |
鄙(bǐ) |
诘(jié)难 |
睾(gāo) |
吹毛求疵(cī) |
狡黠(xiá) |
诓(kuāng)骗 |
咬文嚼(jiáo)字 |
锲(qiè)而不舍 |
孜(zī)孜不倦 |
持之以恒(hénɡ) |
肇(zhào) |
彷(pánɡ)徨(huánɡ) |
藻(zǎo)饰 |
玄(xuán)虚 |
倘(tǎnɡ)若 |
脊(jǐ)梁 |
诬蔑(miè) |
2.形近字
蒂(根深蒂固) |
契(契约) |
彷(彷徨) |
贻(贻害) |
诫(告诫) |
框(方框) |
缔(缔结) |
锲(锲而不舍) |
仿(仿佛) |
怡(怡然) |
械(机械) |
诓(诓骗) |
倘(倘若) |
决(决定) |
措(措施) |
晤(会晤) |
||
淌(流淌) |
诀(要诀) |
错(错误) |
梧(梧桐) |
3.多音字
曲:曲(qǔ)调;曲(qū)线 |
抹:抹(mǒ)杀;抹(mā)布;拐弯抹(mò)角 |
三、词语积累
重点词语: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汲取:吸取。汲,从下往上打水。
一事无成:一件事也没有做成,形容毫无成绩。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袖手旁观:揣起手来,在一旁冷眼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协助。
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好。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怡情:使心情愉快。
傅彩:(给言辞)增添光彩。
文采藻饰: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文中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曲解:歪曲的、不正确的理解。
豁然贯通:忽然明白,通晓(某种事物或道理)。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情感伤。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
前仆后继: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前进。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的名誉。
四、名句精华
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罗迦·费·因格《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