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乐山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移动版] 作者:451803336
Thn21.com,华.语.网

山市2012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说明:由于加点字、下划线、图表等文档格式在网页中无法完美展现,我们为你准备了精校完美doc/word文档,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 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嗔视(chēn)   抽搐(chù)   哽咽(gěn)   断壁残垣(yuán)

B.瑟索(sè )    骊歌(lì)    譬喻(pì)     颔首低眉(hàn)

C.商酌(zhuó)   干涸(hé)    抽噎(yè)     越俎代庖(páo )

D.凫水(fú)     烧灼(zhuó)  寥阔(liáo)    蹑手蹑脚(ni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鹭 鸶     惘 然 ____藏污纳垢 _____兀兀穷年

B.眩 耀     蜿 蜒 ____马革裹尸 _____穷愁潦倒

C.祈 祷     褶 皱 ____鹤立鸡群 _____恃才放旷

D.羸 弱     嬉 戏 ____繁弦急管 _____天衣无缝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假如我是画家,我要用各种色彩,点染出她们的____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②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____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边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③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____我。

④都市里的升沉荣辱,___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他是最敏感的神经末梢。

A.清 扬     荒 僻    管 束     震 颤

B.清 晰     偏 僻    管 教     震 颤

C.清 扬     荒 僻    管 束     震 撼

D.清 晰     偏 僻    管 教     震 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社会治安状况有了较大的好转,街头上毁坏公共设施、践踏花草而不能自已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B.在学校举行的“学雷锋树新风”讲演赛上,小明寻章摘句、妙语连珠,他的讲演征服了全场听众。

C.一场洪水过后,他的鱼场被冲毁了,一年的心血顿时化为乌有。

D.张小明真是任劳任怨,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拍案叫绝。

5、下列对作家作品及名著阅读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苏州园林》一文的作者是我国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

B.《再塑生命》一文的作者是美国盲聋哑作家海伦·凯勒,文中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她生命的人。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历时三载才完成的。该书给我们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D.“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提辖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了金老。”这句选自《水浒》第二回,是鲁达在潘家酒楼帮助金翠莲父女时的言行,充分表现了鲁达扶危济困、直爽粗犷的性格;其中“不爽利的人”指“九纹龙”史进。

二、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张释之执法    

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不久,以为行过,既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张释之传》)

【注释】①上:指汉文帝 ;②属:交付给 ;③县人:外县的人,京城外的人;④跸(bì):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____)

A.于是使骑捕之 ________上使外将兵

B.且方其时 ____________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C.廷尉当是也 __________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D.今法如是,更重之 _____是进亦忧,退亦忧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_____)

A.而廷尉乃当之罚金 ________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是法不信于民也 __________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民安所措其手足 __________其人视端容寂

D . 上使使诛之则已 __________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____)

A.那个外县人在桥下躲了一会儿,以为汉文帝的车队已经过去了,出来时突然见到汉文帝的车队,然后惊慌而逃,惊吓了文帝拉车的马,看来他是无心的。

B.汉文帝之所以要重罚外县人,是因为外县人惊吓了他的马并让他摔伤了。

C.张释之认为外县人只违犯了行人回避的禁令,就严格按照当时法律的规定,只对外县人判处了罚金。

D.张释之认为国家的法律是皇帝和天下人共有的,应该公平执法、严格执法,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国家的法律就很难取信于民。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26分)

注意事项:

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五个大题,有16个小题,共126分。

三、翻译、鉴赏、默写  (22分)

9、将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 __________(《张释之执法》)

Thn21.com,华.语.网
查看更多乐山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