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湖北省宜昌市2013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移动版] 作者:1609541375

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1.请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夕阳xié(   )带着紫红的薄纱依偎着黄昏,清风低唱着轻盈的歌儿漫步田野,在樊笼jī(   )绊的生活中,只要你勇敢追求,大自然自由的精灵能助你长出灵动的翅膀!

②2013年1月,英国部分超市牛肉制品中混入马肉的消息曝(   )光,此后事件不断发酵(   ),多个欧洲国家卷入“挂牛头卖马肉”的风波之中。

2.请在下边成语中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A.梦(   )以求_______     B.春光明 (   )_______

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2012年12月,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参与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2” 揭晓,通过对众多的热词、新词进行清查、整理,“梦”、“钓鱼岛”当选为2012年度国内字词。

___________                                                      

②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有名,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___________                                                     

4.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谦称。(2分)

“谦称”是对自己谦逊的称呼。谦称自己学识浅薄为“鄙”;谦称自己不聪明称“A     ”;谦称自己身价低微用“卑”;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叫“B       ”。

5.颜真卿、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他们各自形成的书法风格影响至今。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笔力圆厚,气势雄浑,被称为“颜体”;柳公权的书法笔意瘦挺,体势劲媚,被称为“柳体”。

右边甲、乙两幅书法作品从风格上看,哪幅作品属于“颜体”?(2分) ___________                           (甲)           (乙)

一、仰慕劲松品格之高洁。(20分)

[甲]                           松风阁记(节选)

刘基

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嵷,潇洒而杜疏。故风之过之,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枫飒走石潄;稍大,别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注]①樛(jiū):弯曲向下。②离奇:树根盘曲。巃嵷(lóngzòng):高耸。③扶疏:枝叶繁茂。④黩(dú):忧。⑤昏秽:黑暗的和肮脏的东西。⑥寂寥:寂静。⑦宜乎:怪不得。⑧违:离开。⑨石潄(lài):沙石上的急流。⑩上人:和尚。⑾洋洋:快意的样子。⑿汩(gǔ):乱。⒀永日:度过漫长的一天。⒁高:品行高尚。⒂清:品行纯洁。

[资潭链接](1)颖水:河名。相传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隐居在颖水附近。并认为尧的这种话弄脏了他的耳朵,就跑到颖水边上去洗耳朵。(2)首阳:山名。相传伯夷、叔齐在周武王灭殷以后,逃避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

[乙]                          南轩松(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洼]①绵幂(mì):延绵覆盖。

6.解释文中加点宇词的意思。(4分)

(1)方舟上人为阁其下      _____   (2)予尝过而止之   _____

(3)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_____  (4)柯叶自绵幂     _____

7.请用三个“/”给[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其 大 风 至 则 如 扬 波 涛 又 如 振 鼓 隐 隐 有 节 奏。

8.翻译[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无外物以汩其心。

___________                                                       

9.[甲]文中的“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一句,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有类似意思的成语。请写出这个成语(2分):__________

10.在[甲]文中,作者通过对松风阁的环境描写,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请从[甲]文中找出表现作者并不消极避世的两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                                                      

11.请找出律诗《南轩松》中押韵的字。(2分)___________   

1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乙]诗中“色染秋烟碧”一句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                                                      

13.[甲][乙]两则材料都写到了松,但写作内容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概括出其不同之处。(2分)

___________                                                       

14.《南轩松》中的诗句“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其内诵与意境与我们学过的杜甫《望岳》诗中的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这两句诗。(2分)

___________                                                      

查看更多宜昌 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