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移动版] 作者:1609541375

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言必信,___ 。(《论语》)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朔气传金柝,____ 。(《木兰诗》)

⑷明月松间照,____ 。(王维《山居秋瞑》)

⑸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 。(崔颢《黄鹤楼》)

⑹____ ,吹面不寒杨柳风。(僧·志南《绝句》)

⑺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 。(朱熹《观书有感》)

⑻____ ,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⑼____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⑽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 。(屈原《离骚》)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春天的东方湿地公园芬芳四yì,一片雪白的花海在我四周__ (涌动/流动),微风拂来,花枝摇yè,花雨缤纷,花的波浪在浅浅地荡漾,人们仿佛乘着一叶轻舟驶进了春天的深处。

⑴给加点定字注音。(2分)  微风拂来___    花雨缤纷___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芬芳四yì ___  花枝摇yè___

⑶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1分) ____

3、结合语境,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湖中,昔日的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水波荡漾的样子)

B、他忽然低下了脑袋,嗫嚅着道:“在安徽。”(小心翼翼的样子)

C、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乱七八糟的样子)

D、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盘旋舞蹈的样子)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本次亚信峰会上,我国认为,在复杂的安全挑战面前,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唯有通过合作,才能迎来共同安全。

B、我国政府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有效的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切实维护新疆团结稳定的大局。

C、今年,“端午”恰逢“六一”,幸福的假日属于孩子,加上天气晴好阳光明媚,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游”成为旅客出游的主流。

D、美食片做成了社会纪录片,这是《舌尖2》引发的最大争议所在的地方,对网友“口水与泪水比例失调”的吐槽,引起了导演组的思考。

5、用平实的语言表述划线部分的三层意思。(3分)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回答关于环境保护问题时表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6、名著阅读。(5分)

⑴填空。(2分)

“线儿长,针儿密,含着热泪绣红旗。”歌曲《绣红旗》表现的是《红岩》中的主人公__ 和难友们在渣滓洞里为庆祝__ 一起绣红旗的场面。

⑵阅读《简·爱》中的这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剥去,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文字表现了简·爱怎样的性格牲?文中的“你”指的是谁?

7、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提升中学生的文明素养,某中学围绕“八礼四仪”开展语言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演讲比赛。学校团委定于6月28日在报告厅举行举办“八礼伴我行”主题演讲比赛,准备约请德高望重的语言特级老师李墨担任点评嘉宾。

你以团委委员的身份前去邀请李老师,见面时怎么说?(3分)

【活动二】故事擂台。学生会举办以“学礼效古贤”为主题的故事擂台赛,比赛彩临时抽题的形式进行。

你抽到了这样的题签(见右图),请说出这幅图中故事的名称以及从中悟到的待人接物的道理。(2分)

【活动三】专题访谈。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个别学生不孝顺父母的现象,校园电视台邀请部分学生、家长、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录制一期以“中学生的孝心怎么了”为话题的访谈节目。

作为该节目的主持人,请你在学生、家长、专家这三类访谈对象中选择一类,预设三个访谈问题。(3分)

访谈对象:____     预设问题:①____ ②_____ ③______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  

山雨  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分)

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10-13题。(15分)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查看更多2014年中考语文试卷 盐城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