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试题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花圃(pǔ) 亢奋(kàng) 顶礼膜拜(mó) 咬文嚼字(jiáo)
B、广袤(mào) 迄今(qì) 拈轻怕重(niān) 公正不阿(ē)
C、和煦(xù) 萦绕(yíng) 销声匿迹(nì) 蹑手蹑脚(niè)
D、峰峦(lán) 馈赠(kuì) 人声鼎沸(fèi) 千里迢迢(tiáo)
2.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三个错别字,在方格内订正。
颔首低眉 遍稽群籍 感同深受 一反既往 猝不及防 一泄千里 周到如砥 冥思遐想
3.根据提示,用古诗文填空。(从下列题目中任选4 题作答,8 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④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
⑤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4.请根据下列主人公生活的社会背景,结合历史知识,将他们按所处时代先后排序。(只填写序号,2 分)
①米开朗琪罗 ②阿廖沙 ③保尔·柯察金
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写景物时,适当调遣笔墨,使动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那么,所写的景物也就更生动而富有情趣了。
B、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做摘要,但只限于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C、要想摆脱教育困境,只有实行改革。因地制宜,才是教育出具有个性学生的根本手段。
D、统筹城乡区域反战,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
6.请写出下列句子中与“而城居者未知之也”中“之”字句子成分相同的部分。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做了调查研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汉子听写大赛中出现了“炉箅子、犰狳、黑曜石”等生僻词语,请你针对这一现象向负
责筹备本校汉字听写大赛的王老师谈谈自己的看法。(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2 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1 题。(8 分)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为学》)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西蜀之去南海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②顾野有麦场
C、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②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D、①贫者自南海还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①子何恃而.往 ②吴恂恂而.起,视其缶
B、①以.告富者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C、①犹.未能也 ②犹.得备晨炊
D、①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②且焉.置土石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2 分)
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1.结合蜀鄙之僧故事寓示的道理,谈谈你今后在学习上的打算。(2 分)
(二)阅读围绕“学习”来展开议论的语段,完成12-13 题。(4 分)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①而二螯②,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①【跪】蟹脚。 ②【螯】蟹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13.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寓示了什么道理?(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