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海南省201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有答案)

[移动版] 作者:大雪无痕

海南省2013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科试题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说明:以下为html无格式文档且只提供了部分答案,我们还为你准备了完整doc格式试卷和答案,可以直接打印使用,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请将下面的诗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2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下列句子中,有三个选项的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3分)

A.他们讲究亭台杆(xuān)榭的布局。

B.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huǐ)了。

C.屠户横批了衣服,腆(tiǎn)着肚子去了。

D.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晕(yùn)酿。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它们在大海上_____,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____到大海深处。

A.飞跃  掩埋 ____B.飞窜  掩藏 ____C.飞跃  掩藏     D.飞窜  掩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熟能生巧。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国际旅游岛”改善了海南的知名度。

B.他踌躇了一会,决定终于还是自己送我去。

C.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D.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作出了同意张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6.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2分)

感谢父母,是他们给我健全的体魄;感谢老师,是他们给我丰富的知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水浒传》中,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不顾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人叫李逵,绰号“花和尚”。

B.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当时形势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力图振兴蜀汉,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

C.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为理想而顽强奋斗的精神鼓舞了千千万万的读者。

D.《鲁宾逊漂流记》是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主人公鲁宾逊因此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

8.阅读下面材料,写一则通知。(5分)

向阳中学定于2013年6月29日上午9:00—11:00在学校小礼堂召开初一、初二年级家长会,传达省教育厅关于暑期学生安全教育的文件精神,同时汇报学生本学期在校的综合情况。请你以学校的名义于今日拟写一则通知,请家长按时参加会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9. (1)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

(2)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杜甫《春望》)

(3)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蒹葭》)

(5)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6) 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人生路上,无论成功与失败,我们都应坦然面对,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词阅读(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0.此诗寓意深刻,语言凝练,____和_____二字,将景物拟人化,使之富有生机并蕴含自然理趣。(2分)

11.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