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15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及答案

[移动版] 作者:1609541375

2015年 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来。(注音要写清楚,字要工整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①重创______     ②创伤______    ③以头抢地____________④抢呼欲绝

⑤钥shi______   ⑥汤chí______   ⑦cāng海桑田______   ⑧一叶piān舟

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欢迎。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3.在下面语段中,先找出有语病的句子,然后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①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②学校特意请了几个中学的优秀教师来我校上课。③他们的课讲得非常好,使我校师生收获颇丰。

4.名著阅读。(3分)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既篇幅短小又寓意深刻。其中《马和驴》的故事就运用_____修辞方法,讲述____________故事,揭示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5.默写。将相关的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7 分)

⑴在处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上,孔子主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⑵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⑶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⑷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其中描写竹林寺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    ,山岳潜形。(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综合性学习(7分)

6.学校开展诗词诵读活动,参加这项活动的有知名的研究毛泽东诗词的专家,听说他不仅要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还要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如果他问你下面这些问题,你怎样回答?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⑴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请写出上阕的最后一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词的下阕是“惜”字统领下文,到哪句为止?请你把这个句子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这首词上阕的前几句写了眼前的实景(现实景象),后几句写的是虚景(想象景象)。请把写虚景(想象景象)的句子写出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这首词下阕中的“略输文采”与“稍逊风骚”含义相同吗?请写出理由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这首词上阕与下阕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分别是什么?(各写一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请写出这首词中既是对偶又是比喻的句子。(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3题。(15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唐雎不辱使命》)

7.与“母子相视而笑”中的“相”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 D.相形见绌

8.与“马之千里者”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居庙堂之高____________     B.时人莫之许也

C.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     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  ⑵苔痕上阶绿   

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______  ⑷岂直五百里哉  

10.请写出你学过的初中文言文中与“相委而去”中的“委”意思相同的一个句子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丝竹”与“案牍”各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