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
1.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____________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________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答: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________,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曲折(qū)____“华”字的笔顺是:
B.曲折(qǔ)____“华”字的笔顺是:
C.曲折(qū)____“华”字的笔顺是:
D.曲折(qǔ)____“华”字的笔顺是:
(2)根据语意将下面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
①持续时间最长 ②付出代价最大 ③开始时间最早 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____B.①③④②____C.③①④②____D.①④②③
3.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下列匾额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____)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_____)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_______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_______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
《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5.“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_______)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_______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_______D.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6.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法国总价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语段(一)中的画线语句,是从说“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说“‘我’上学的情形”;语段(二)中的画线语句,是用“最明白,最精确”解释“最美的语言”。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语段(一)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甲】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语段(二)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 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乙】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A.【甲】破折号 【乙】破折号________B.【甲】逗号 【乙】句号
C.【甲】破折号 【乙】句号_________D.【甲】逗号 【乙】破折号
7.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
博物馆须知 1.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追跑打闹、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2.爱护馆内展品,请勿触摸、拍照,以免损坏展品。 |
答: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共4分)
(1)结合岳母刺字时所说的话,下列对“精忠报国”中 “精忠”二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极其忠诚____B. 精诚尽力____C. 精心付出____D. 忠肝义胆
(2)结合前5幅画的内容,为第6幅画补写一端文字。(要求:20-30字)(2分)
答: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默写(共6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上下》)(2分)
(2)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分)
(3)当有远方的朋友到来时,我们常借用《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来表达喜悦的心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0 – 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 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0.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观:________
(2)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去:________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春和 景明____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
(2)时有小舫往来____________翻译:__________
12. 【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①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②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 ③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