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上册语文

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移动版] 作者:王佐良

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我国传统的文化中,儒家与道家之间区别很大。

儒家入世,为国、为家、“克己”、无我;道家游世,以宇宙自然为本,张扬个体生命。两家世界观、人生观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道家的读书方法以陶渊明说得最为明确:“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就成为儒家批评的目标。

儒家对待读书,讲究严谨、精细,其理论以孟子“以意逆志”为基石。宋代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清代诗论家冯班则要求像郑玄注《礼》、毛苌注《诗经》那样深入地去读书。因此,儒家批评道家的读书方法,就毫不奇怪了。

查看更多短文两篇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