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上册语文

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

[移动版] 作者:王佐良

应该怎样理解“不求甚解”?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有人认为,除了不要“咬文嚼字”符合陶渊明本意外,其余不是陶渊明的意思。陶渊明爱好读书,而且执着个人见解。《杂诗》说:“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移居》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说明读得相当深入,对疑义还要作一番辨析。

其实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旨在芟除枝叶,达到提要钩玄、取其精髓的目的。这是道家不拘形式,专注精髓的一种方法论。所以明代思想家李贽《四书评序》赞扬说:“千古善读书者,陶渊明一人而已。”(见蒋成《语文教学的儒道之辩──从“不求甚解”说起》)这种看法可供参考。

查看更多短文两篇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