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云南省曲靖市中考语文试题
说明:华语网还为你准备了完整格式doc试卷,可以直接打印使用,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题,其中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倔强(jué) 丰硕(shuò) 慰藉(jí) 头晕目眩(xuàn)
B.喑哑(yīn) 咫尺(zhí) 蓬蒿(gāo) 果实累累(léi)
C.执拗(niù) 信笺(jiān) 酝酿(niàng) 毛骨悚然(sǒ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卑微 猝然 惶恐不安 人声鼎沸
B.粗犷 真谛 杂乱无章 百废俱兴
C.蹒跚 吞噬 坚持不懈 怒不可遏
D.剽悍 侧隐 历尽心血 无可置疑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仨》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突遭袭击,战士申亮亮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留异乡,他死得其所。向英雄致敬!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唉!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我想静静。
B.刘慈欣创作的科幻小说《三体》获得了第73届雨果最佳长篇故事奖。
C.继两次承办中国女足热身赛后,曲靖又以唯一一个地级城市的身份加入了国足世界杯预选赛主场申办的行列。
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高尔基《童年》中的外祖母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B.《智取生辰纲》叙述了杨志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后来108好汉齐聚“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梁山,晁盖成为梁山第一任首领。
C.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D.《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西游记》以丰富想象描绘奇异神魔世界,同时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7.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②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想象描写雪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描写激烈战争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
⑤《岳阳楼记》中描写花草茂盛,充满生机活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
二、语文综合运用(第8题,含(1)~(3)小题,共6分)
8.“……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仅有嘉宾,德音孔昭。”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屠呦呦和张宝艳夫妻的颁奖词让人眼前一亮,其创作灵感来源于《诗经》《宋词》等国学经典。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2分)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宋词》,还有《___》《___》等。
(2)赞国学
完成下列对联。(2分)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
(3)荐国学
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2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4题,共44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含9~10小题,共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B.“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1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2分)
(二)(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