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达州中考语文试卷整理情况汇报
会员朋友:
你好!首先感谢你对华语网的关注与信任,以下是整理本份试卷的情况。
1.原始资源来自网络,本站会员对照图版进行的二次校对.
2.我们已经尽可能的修复了试卷文档格式、纠正发现的字词错误。
3.手工输入,错别字在所难免,使用中如有发现,敬请qq留言,我们一定会改正的。
4.本卷暂无完整参考答案,如有更新,将在此和下载简介中说明。
5.经复查,本份试卷可以直接打印使用(仅限学习参考)。
质量跟踪:
如果你在使用中发现有字词、格式错误,敬请在客服qq838221083留言,客服会记录并反馈给编辑,我们会在短时间内修正。
华语网
2016.8.6二次核对
说明:由于加点字、下划线、图表等文档格式在网页中无法完美展现,我们为你准备了精校完美doc/word文档,如有需要请点此下载
达州市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说明: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第Ⅲ卷11至14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单选题(30分)
温馨提示:
1.答卷前,请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等按要求填涂在机读卡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机读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车辙/褶皱 伫立/贮蓄 炽热/叱咤风云 痴心/吹毛求疵
B.匿名/腻烦 腼腆/缅怀 荣膺/草长莺飞 窒息/鱗次栉比
C.妒忌/嫉妒 伺机/伺候 儒家/耳濡目染 禀请/屏气凝神
D.勉强/襁褓 沉浸/休祲 灵柩/咎由自取 阔绰/抑扬顿挫
2.下列词语中只有别字的一项是
A.告罄 吞噬 锲而不舍 明辨是非
B.雎鸠 嗤笑 重峦迭蟑 中流砥柱
C.恻隐 迷罔 翻来复去 长噓短叹
D.贏弱 睥睨 穷愁潦倒 声名狼籍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得讲求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C.近曰,中央纪委机关报刊文称,党员沉迷于宗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理论上、行动上与党分道扬镳。这样的党员,不应该再留在党内。
D.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怪招百出。他们制作的毒苹果、毒生姜等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著名媒体人“罗胖”提出这样—个槪念,他认为未来中国人必须适应“U盘化生存”即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
B.与早餐、中餐相比,晚餐宜少吃。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索大量分泌,往往造成胰岛素细胞提前衰竭而埋下糖尿病。
C.精神颜值,是衡量—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顔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顔值高只是一时的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
D.中国创客还处于发育期,数量规模都较小,由于国内的认知度较低的原因,中国创客创业后往往依赖海外市场。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别让智能手机出卖你
杨洋
①2015年央视“3·15晚会”上发布的《三号消费预警》,让“信息安全”这一话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②目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有一半以上都选择了ROOT或者越狱,两者都是获得设备的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只是安卓和iOS系统的叫法不一样罢了。最高使用权限的意思,就是可以任意安装未经认证的第三方程序,自主启用或禁用任一进程以及硬件,甚至有权修改系统的参数和文件。但凡ROOT或越狱成功,如果有不法分子侵入了用户的手机,轻则用户隐私不保,重则手机变砖。
③如今,大家都已经习惯了使用二维码,它既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网络连接。无须键盘输入,只需要用摄像头扫一扫,或是图片直接识别,便可轻轻松松地获取信息。但这块“风水宝地”也已经被不法分子锁定,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的很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或者木马程序。
④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户在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次出现的提示。很多时候一次跳出多个提示,如果用户不留意内容,就容易都点“允许”了。有些“允许”的协议说不定就是一张“卖身契”,什么通讯录、账户信息都允许获取,个人隐私就这么在不知不觉中泄露出去了。
⑤相信大家对于微信诈骗已经见怪不怪了,例如“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都可能让手机用户成为诈骗或者骚扰的对象。为了避免此种使用风险,用户可以点击“设置-通用-功能-附近的人”,选择“清空并停用”。此外,用户还要在微信“设置-隐私”选项中关闭“通过QQ好友搜索到我”“可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等功能,以绝后患。
⑥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通过手机订购商品需要确定用户的位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而获取用户的所在地址信息,往往通过“GPS定位”。而这些定位服务,恰恰为一些O2O(Online To 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不法分子开辟了绿色通道。苹果手机在iOS7系统中,加入了“常去地点”功能,可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曾到过的所有位置。该数据如果被他人知道,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关闭这些功能为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隐私-定位服务-系统服务-常去地点”来关闭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