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黔东南州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 语文
华语网说明:网页为TXT文档,无word完整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格式文档及答案,请点此下载。
2.下列词语中字形及加点字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殇:战死者 东施效颦:皱眉 锲而不舍:刻
B.拾级:轻步而下 怪诞不经:荒唐、离奇 吹毛求庛:毛病、差错
C.羸弱:柔软、无力 心无旁鹜:追求 不言而喻:明白
D.荣鹰:承受、承当 行将就木:棺材 怒不可遏:爆发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我们要妄自菲薄,不要妄自尊大。
B.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扶贫干部帮助贫困户脱贫的事例不胜枚举,可真是罄竹难书啊!
C.人的一生,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风景。
D.穿上红马甲的校学生会干部来到餐厅维持秩序,在他们的帮助下,就餐拥堵的现象戛然而止。
4.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今,由于创新在各个领域蔚然成风,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本句成分残缺,是病句)
B.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化工作推进大会对我州如何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出了新思路。(句中“对”是介词,“和”是连词,“新”是形容词)
C.“眨眼睛”“干得很好”“他的声音”这三个短语分别是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偏正短语。
D.5月28日,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阳圆满闭幕。(句子主干是:博览会圆满闭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学习和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对“四史”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进而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①才能深刻体悟到我们党带领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做出的艰苦奋斗
②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③进而有效抵御一切歪曲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抹黑党的领袖和英雄的历史虚无主义迷雾
④才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带领人民所走过的苦难辉煌的漫长革命岁月和筚路维艰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
⑤才能对中国共产党有更深刻、更完整、更科学的认知
A.⑤①②③④ B.⑤④①③② C.④⑤③①② D.①④⑤③②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手机游戏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使用手机。
B.5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黔东南州委书记桑维亮到凯里学院为师生讲授“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教育课。
C.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同学们是想学习一些特长,还是想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D.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们选取《新青年》杂志作为叙事切入点,借其串联起1915年到1921年的历史,让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具有了更加感人的艺术魅力。
7.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其中,常见的敬辞有“贵庚”“贤弟”“奉陪”“令尊”等。
B.科幻小说是将科学和幻想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一片奇妙而又合理的想象天地,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就体现了这个特点。
C.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评剧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又是现存剧种之中知名度最高的戏曲剧种。
D.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组成,常按照“最重要—重要—次重要”的顺序安排材料。它的写作要求真实、及时、简明。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8—11题。(17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逾恭礼逾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①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②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③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④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⑤众人矣。”
(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释】①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②文理:文采和道理。③稍稍:渐渐。④环谒:四处拜访。⑤泯然:消失的样子。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介词,因为)
B.尝趋百里外(动词,快步走)
C.未尝识书具(副词,曾经)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动词,同“攀”,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