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8重庆中考语文试卷零散知识点试题
1.(200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3分)
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
“不,我不是。”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仅供预览,内容及格式不完整,如果你需要完整的重庆历年中考语文试卷分类题集(自2006年起,每年递增),请点此查看下载。
2. (2010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重庆馆设计主题确定为“山地 森林 城市”,面积600平方米的馆内设有“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3个展示区,分别呈现了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观众可欣赏刺绣、版画、川江号子、铜梁龙等具有巴渝特色的民俗文化,体验高科技产品……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参观后欣然为重庆馆写下一副对联:上联是“三千年历史文脉尽现其中”,下联是“八万里山河新貌彰显眼前”,横批为“馆小乾坤大”。
⑴请写出你对黄市长这副对联的横批“馆小乾坤大”的理解。(2分)
⑵请为重庆馆写一句赞美的话,至少要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3. (201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下列句子中,比喻不贴切的一项是( )
A.梦像一片雪花,在空中飘舞,想抓住它,它却已经融化了。
B.仲春时节,清风送爽,我们走在山路上,脚步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轻快。
C.月色下的荷塘中,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清脆的泉声,婉转的鸟声,嗡嗡的蜂声,微风轻吹树叶声,汇成悦耳的交响曲。
4. (2014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5. (2015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对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运用比喻,把他们比作高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朴实,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设问,先提出疑问,再回答“我”是因喜悦而“常含泪水”,强烈地表达了“我”的激动之情。)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运用反复,使用两个“好一个”,强烈地表达了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赞美之情。)
6. (2015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某校学生会发起了给抗战老兵网上留言的活动。学生的下列留言中不得体的一项是( )
A.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你你们的功勋,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B.你们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我要求你们老当益壮,为祖国再立新功!
C.你们的精神将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D.你们的浴血奋战赢得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我们感谢你们!
7. (2017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A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想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2006-2018重庆中考语文试卷零散知识点试题参考答案
1.示例:那我没弄错,我就是他.您错穿了他的大衣。(得体、幽默、通顺各1分)
2. (1)展馆虽小,却将重庆的雄奇壮美山川,悠久灿烂历史浓缩在了其中。
【答案点评】本题为“小阅读”,理解语句的含义。联系上文“乾坤大”当指馆内布置的内容,应该包括三大方面,即“天生重庆”“人文重庆”“奇迹重庆”或“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以及未来重庆城市规划”。但是参考答案只涉及到“壮美的三峡景观、独特的人文元素”两个方面,没有包含“未来重庆城市规划”。
(2)示例:比喻——重庆馆,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世博园,熠熠生辉;对比、排比——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
【答案点评】本题为“小写作”,考查抒情的表达方式。示例“上海夜景甲华夏,香港夜景甲亚洲,重庆夜景甲天下”有两大毛病:第一,答非所问,这里赞美的是重庆而非重庆馆;第二,自相矛盾,上海夜景是华夏第一,同属华夏的香港、重庆,它们的夜景是不是华夏第一,如果不是,又如何能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一呢。示范学生吹牛皮说假话也得讲逻辑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