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广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华语网说明:网页内容为TXT文档,无doc试卷内容及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文档及答案,请点此根据提示下载。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5分)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屏息/屏风 抽搐/养精蓄锐 B.追溯/朔方 黄晕/头晕目眩
C.占据/蹲踞 行辈/字里行间 D.干涸/禁锢 奔丧/灰心丧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默契 海枯石烂 诀别 眼花瞭乱
B.嘈杂 人声鼎沸 制裁 轻而易举
C.娴熟 顾名思意 幅射 月明风清
D.藉贯 粗制滥造 荣膺 一泄千里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___,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
6.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5分)
甲 乙
(1)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3分)
(2)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出一条宣传口号。(2分)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B.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C.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E.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F.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 (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还用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