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中考试卷

2023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移动版] 佚名

2023年苏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华语网说明:网页文档无法完美展现word试卷加点字、下划线、图表等内容或格式,如果你需要完整doc试卷及答案,请点此下载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9分)

天空的夜云和太湖的水面,还是连接成一片。云和水都还是同样的颜色,乌蓝乌蓝的,叫人分不清此刻是初更还是深夜。只有专管报时的雄鸡和起惯绝早的农民,才晓得这是早春时节的黎明之前。

春(mián)    的太湖,正沉睡未醒。远处,百里外的天目山方向,一点点萤火似的亮光,在又像是云彩的地方,闪闪(zhǎ)   眼。使人很难分得清爽, 甲              ,还是湖中的渔火飞上了天。

这时,村边的小河浜里,响起了轻(róu)    的橹声。猎水鸟的小快船和捕春鱼的网船,一条跟着一条,从滨湖的石埠头边摇出港,咿咿唔唔的,一径摇到乌蓝的太湖里去了。湖水已经回暖了,甜了。银鱼、红鱼、鲫鱼,成群结队的,开始浮游到水面上来迎春产卵了。

忽然,缥缈峰下   乙   ,把湖和山都喊醒了。太阳惊醒后,还来不及跳出湖面,就先把白的、橘黄的、玫瑰红的各种耀眼的光彩,(fú)     射到高空的云层上。沙滩边和石岩下宿夜的鸳鸯、野鸭,也冲开早霞,向湖心深处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春(mián)       ②(zhǎ)     眼 

③轻(róu)        ④(fú)      射

(2)请在文中“甲”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3分)

(3)填入文中“乙”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惊涛拍岸  B.一声鸡鸣  C.笑语喧哗  D.桨声阵阵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8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行路难》)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    》)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两句,意思是说朋友之间如果心意相通、相互理解,那么即使天各一方也像近在咫尺。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         ?         ”两句,通过对鸿雁传书的想象,表达了诗人王湾对亲人的思念。

3.漫画家陈景凯立足生活,以“网”勾连蜘蛛和网民,精心设计两者对话,委婉批评了网络成瘾现象,体现了漫画幽默与讽刺的特点。请仔细观察下边的漫画,将对话补充完整,不超过12个字。(3分)

 

(选自《杂文月刊》2020年第3期)

蜘蛛:有了网,我有吃有喝。

网民:            。

第二部分(50分)

(一)名著阅读

4.下面是一首以孙悟空故事为题材的七言绝句,请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所填内容在格律上不作要求)。(2分)

无端

何永沂

______________好自称孤[注],说甚齐天堕恶途。

无端压入          ,尽日唐僧咒紧箍。

[注]称孤:古代君王自称为孤,诗中指石猴称美猴王一事。

5.下面这段文字选自《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在此之前,范进、严监生等儒林中人已经登场,以杀猪为业的胡屠户也因为女婿得以亮相……当你初读这部小说,在那些可笑的身影之间看到“雨花台上两个挑粪桶人”时,内心或许有过不一样的感受。现在,请重读这段文字,在范进、严监生、胡屠户中任选一人与这“两个挑粪桶人”作比较,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和理解?请简述。(4分)

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泫然有感

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②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历史地理名著,记载了当时的疆域政区等信息。②舆图:地图。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一事无成老已成”中“一事无成”与“老已成”有着强烈的对比,暗含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而功业无成的失望与遗憾。

B.“不堪岁月又峥嵘”的“不堪”指不能承受,“岁月又峥嵘”指年华不断流逝,这是诗人因年复一年的蹉跎而发出的感慨。

C.“愁生新雁寒初下”是说秋天一到大雁从北地飞来,诗人触景生愁,这个愁与范仲淹见到“衡阳雁去”所生之愁是一样的。

D.颈联意思是说要完成收复失地的大业,恐怕还是需要志在报国的书生的,这是年纪老大而壮心不已的诗人真诚的期盼。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