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网_语文知识_初中语文_小学语文_教案试题_中考高考作文

首页 > 初中语文 > 八年级下册语文

太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备有doc/答案)

[移动版] 佚名

太原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八年级语文

一、读·书(12分)

1.三晋大地,人杰地灵,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明清时期的书法家、文学家、思想家傅山就是其中之一。这里呈现的是山西晋祠博物馆陈列的傅山书法作品(局部)。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2分)

A.此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笔画平直,秀美圆润

B.此作品为隶书,字形扁方,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此作品为篆书,笔法古朴,粗细均匀,讲求对称

D.此作品为草书,笔法苍劲,龙翔凤舞,一气呵成

华语网说明:网页为Txt文档,内容及格式不完整,仅供预览,如果你需要完整doc文档请点此下载

甲:(  )    乙:(  )

2:“中国式浪漫”是穿越千年的文化沉淀。这种浪漫刻画在古人的骨子里,蕴含在古诗词文里。请你根据积累,将空缺处的古诗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类别 诗文 梦回大唐 王勃“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旷达的胸怀和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在困顿时,仍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卖炭翁矛盾的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 游历大宋 苏轼“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陆游“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 遇见《礼记》 《虽有嘉肴》中“______________,弗学,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重视实践,把明白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大道之行也》中“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我国古代政治的最高理想。 二、读·思(38分)

(一)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学校八年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以和为贵,探“和”之内涵】

3.“和”字由“禾”与“口”组成。“禾”是“解”的省略,表示用编钏和排策共同演奏乐曲时,虽各声部的乐音各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说文解字》对“和”的解释为“相应也”。

由此可知,“和”的本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活动二:和谐社会,说“和”之演讲

4.有位同学准备撰写以“和谐——最美的名片”为主题的演讲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做到“心中有听众”,以此来确定演讲的语言风格。

B.演讲稿开头不能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不然会偏离演讲的主题,增加听众的心理负担。

C.要精心设计结束语,以此来提升演讲的效果。

D.演讲稿的语言应尽量口语化、大众化,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文言、方言或生僻词语。

【活动三:和平年代,寻榜样力量】

5.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阅读分享交流会“读标题、谈感受”环节中,小涵同学提出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换成《保尔成长记》,请你与他说说现用标题的妙处。(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6-7题。

人生的两种方式

王吴军

巴甫洛夫是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曾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次,一个年轻人问巴甫洛夫:“您是研究生理学的,请问人的一生共有几种行动方式?”

巴甫洛夫说:“这个问题我想从生理学之外的角度来回答你。人的一生基本有两种行动方式,一种是向下滑溜,一种是向上攀登。”

年轻人又问道:“您能详细说一下吗?”

巴甫洛夫说:“一眼看上去,你会觉得向下滑溜很容易,向上攀登很困难。但实际上正好相反。向下滑溜的人很快就活得累了,他们一般都过早地退出了人生舞台。而向上攀登的人却可以一直往前,他们甚至到了九十岁依然精神饱满、神采奕奕。”

“虽然向下滑溜很省力气,但我希望年轻人都能做向上攀登的人。因为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高峰永远在更高处,美好的风景也永远在更远处,这是一个丰富而有趣的过程。生命如果能攀登不止,那么就算到了老年也会精神矍铄,葆有一颗年轻的心。”

6.阅读材料,请指出“向下滑溜”和“向上攀登”的深层含义。(3分)

7.同学们围绕“怎样才能向上攀登”展开讨论。有人认为需要不畏艰险的勇气,有人认为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还有人认为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请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10分)

写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的某种观点,也可以另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三)

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栏目热点
热评资源
最新资源